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品學兼優貧困生當場拒絕愛心捐贈 因曾被商業炒作傷害
2010-01-29 14:35:22 來源:齊齊哈爾日報  作者:劉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9日訊 不久前,在齊齊哈爾市某重點高中組織的幫扶貧困學生愛心捐助活動中,發生了這樣意外的一幕:一位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當場拒絕愛心人士的捐贈。老師後來了解到,這位同學在初中的時候接受某企業捐贈,被其過分的商業炒作所傷害,以至於對此類活動發生了抵觸。

  在齊齊哈爾市某高校,貧困生也曾做出讓人費解的事情:學校為幫助貧困生解決生活難題,提供了多個勤工儉學崗位,可絕大多數貧困生寧可領取各類助學金也不願意拋頭露面去做打掃衛生等工作……

  這一個個舉動,看似『意外』卻很是值得人深思。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學校了解到,貧困學生普遍比較敏感,他們不希望被人以和正常學生不同的身份區別對待,在需要物質支持的同時,他們更希望在心理上被人呵護。

  『因為是貧困生,我在同學之間很自卑,抬不起頭』、『我想得到同學平等的對待,不願意讓別人總施以同情的眼光』、『我不希望讓人用「窮」這種有色眼鏡看我』……很多貧困學生面對記者直言,他們難於面對貧困的現實,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來自貧困家庭。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有的學生甚至向學校隱瞞家庭情況,直到接近輟學邊緣實在難以為繼時,纔告知學校及老師家庭艱難的生活現實。對他們而言,別人的憐憫和輕視,甚至比艱苦的生活更讓他們難以承受。

  幫貧困生走出自卑的陰影,讓他們能夠戰勝生活貧困的同時,也能戰勝精神上的困惑,往往比經濟上的資助還要重要。值得欣慰的是,現在很多學校都非常重視對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幫助他們在生活上自立,更幫助他們在精神上自立。

  在市職教中心學校,活躍著一支深受師生歡迎的志願者服務隊伍。由志願者組成的小紅帽打水服務隊,成為冬日裡校園中跳動的火焰,溫暖著師生的心。這支志願者隊伍不斷擴大,不為人知的是,服務隊裡有很多貧困學生,他們都是在老師的鼓勵下加入進來的。為了幫助貧困生克服自卑、挺起胸膛,學校大張旗鼓地宣傳他們的自願行為,而在貧困生們用奉獻體會到『送人玫瑰手有餘香』的自豪和喜悅時,老師們則悄悄地把勞動所得的報酬送到貧困生手中。學校為解決貧困生的生活困難,積極想辦法設置勤工儉學崗位,從愛心超市服務、食堂雜活到操場的衛生維護,都是貧困生課餘時間勤工儉學的工作。令人感動的是,同學們上崗前,老師都要叮嚀他們帶上志願者小紅帽,貧困生的自尊在這裡得到最大的滿足。

  從市實驗中學考入吉林大學的貧困學生宋天一,當年是揣著24元錢踏入實驗中學大門的。這個剛入學時幾乎每天以淚洗面的柔弱女孩,不僅在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昇入重點大學,更是在學校的鼓勵和撫慰下,成長為一名堅強的學生。宋天一說,當初報考市實驗中學,就是聽說在這裡讀書可以『不花錢』。如她期望的那樣,學校減免了所有的費用,還積極為她爭取社會捐助。而她最大的收獲是學校對她的『精神扶貧』,給了她正視貧困、自強不息、關愛別人、知道感恩的品格,現在無論她走到哪裡都充滿了自信和樂觀。

  『愛心助成長學習進步獎學金』,顧名思義,『獎』字當頭,這是市第八中學對貧困學生物質資助的一種形式。由『助學金』變成『獎學金』,同樣數目的金錢卻有了不同的『含金量』,一字之差,看出了學校的良苦用心;一字之差,在讓一批批貧困學生通過努力贏得獎學金的同時,也贏得了同學們欽佩的目光,贏得了自信和尊嚴。

  還有很多學校為了激勵貧困生自立、自強,擺脫自卑的陰影,加強了心理健康輔導,設專人進行心理健康諮詢。

  要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走出困境、健康成長,學校的力量畢竟有限,需要全社會的關愛和尊重。就像很多愛心捐助者在資助貧困學生的時候選擇匿名資助一樣,為的只是減輕貧困生的心理壓力。這雖然不是最好的辦法,但卻在提醒我們,能否在物質資助的同時也能在精神資助上多伸援手。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