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江三溝三河三湖總體布局圖。

百裡生態長廊航拍圖。
黑龍江新聞網訊 《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29日接受國家評審,國內多名水利專家、院士及水利部負責人齊聚省城,為恢復水生態建言獻策
在哈爾濱未來的發展戰略中,把松花江作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總綱,要切實加快『一江居中兩岸繁榮』的開發建設步伐,實現以水興城、以水富城、以水麗城,打造濱水名城。可見,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治理是當務之急。
據了解,哈市2009年開始向國家申報『水生態試點城市』,在充分調研、論證基礎上,編制了《哈爾濱市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根據《規劃》,哈爾濱市將投入500餘億元,利用20年時間,在哈爾濱市打造『以松花江為綱,中央長廊帶動兩翼,一江三河三溝三湖相連通,地表水地下水兼顧、陸域與水域相呼應』的健康水生態系統。如果此《規劃》能順利通過並實施,一個人水和諧的健康水生態時代將到來。
水生態系統破壞加劇修復迫在眉睫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市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人們對城市水環境功能提出了多元化需求,旅游、休閑、自然與人造景觀和豐富水文化等附加功能開始突出。而哈市卻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問題。』談起哈爾濱市申請成為全國水生態試點城市的初衷,哈市水務局的同志感觸頗多。
據了解,由於松花江乾流污染及灘涂無序開發等因素,導致水生態退化,城市部分內河斷流、河道佔用地嚴重、一些地區長期受內澇威脅等,已成為制約哈爾濱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有專家呼吁,目前,松花江段河灘人為乾擾破壞嚴重,管理無序,保護力度薄弱,缺乏統一的全面規劃。同時,呼蘭河、阿什河兩河、『三溝』的治理、現有濕地的保護與修復等任務也十分迫切。
如何在兼顧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和航運等功能基礎上,保護河流的健康生態系統,成為哈爾濱市迫切需要解決的戰略課題。為此,哈爾濱市迅速啟動了全市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規劃編制工作。
保護為主建設為輔哈市編制水生態規劃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哈爾濱市在河流整治和水生態保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開展松花江河段灘地的普查,編制《松花江哈爾濱市區段灘涂保護利用規劃》、《哈爾濱市松花江沿江產業帶規劃》等規劃,實施水上公園、金河灣濕地植物園建設等,為哈爾濱市開展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在此基礎上,哈市編制了《哈爾濱市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規劃》,多次組織國內知名院校專家到哈市進行現場調研和考察,在收集資料、實地調查、計算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水利部的意見和哈爾濱市的整體工作部署,多次對《規劃》進行了修改,後送報國家評審。
據了解,此《規劃》將總體目標確定為打造『以松花江為綱,中央長廊帶動兩翼,一江三河三溝三湖相連通,地表水地下水兼顧、陸域與水域相呼應』的健康水生態系統。規劃范圍為市內八區,將分近期、中期、遠期實施,到2030年將在哈爾濱市建立起自然、健康、和諧、安全的水生態系統。
四大工程支橕水生態將極大改善
按照《規劃》,哈市將重點打造『百裡生態長廊』、『松江濕地北國水城』、修復阿什河河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要的河流濕地等四大工程。
其中,百裡生態長廊上起哈爾濱和雙城交界處,下至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全長123km,總體布局為『一江,兩帶,三段,五島十灘』。其中『一江』是松花江哈爾濱段。『兩帶』是沿松花江兩岸的水陸生態交錯帶和堤岸生態綠化帶。 『三段』則是指自肇東界至上四環橋的濕地保育區段,自上四環橋至濱北橋的濕地景觀區段,以及自濱北橋至大頂子山航電樞紐工程的濕地保護區段。而『五島十灘』則包括大套子灘、群力外灘、狗島等在內的灘島。
另外,『松江濕地北國水城』的戰略構想,是以松花江沿岸產業帶開發、呼蘭河、肇蘭新河綜合治理為重點,充分利用河渠、泡、濕地等水系,通過人工開挖、疏通河道等措施,形成『二縱、三環、四橫、十八湖』的生態水網。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規劃》對於全面改善哈爾濱市水生態情況,保護和利用灘涂資源、構建松北水城方面將發揮建設性的作用。哈爾濱市水生態系統狀況的改善,將帶動松花江濱水經濟帶的振興,推動哈爾濱的發展,為『北躍、南拓、中興、強縣』的發展戰略提供堅強支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