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前不久,領到一筆計劃生育扶助金時,76歲的齊齊哈爾市鐵鋒區紮龍鄉宛屯村村民崔興激動地說:『國家還惦記著我們這些最早響應計劃生育號召的農村老人,使我們老有所依,有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咱不吃虧!』
『年輕帶頭少生娃,晚年養老有錢花。』2009年,我省農村計劃生育工作堅持『生育計劃』與『生育關懷』兩手抓,變『罰』為『獎』,倡導進步生育觀念,收到很好效果。
我省普遍推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對農村只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且夫婦年滿60周歲的計劃生育家庭,每人每年給予600元的獎勵扶助金。獎勵扶助制度使我省農民轉變了生育觀念,從『處罰多生』到『以獎代罰』,從客觀強制到主觀自覺,從『越窮越生,越生越窮』到如今的『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良性運轉,目前全省已有17萬餘名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的老人享受到獎勵扶助金,共計近1.1億元。
同時,圍繞『生育計劃』與『生育關懷』兩手抓的工作目標,我省通過『幸福工程』廣泛募集資金,創建開發扶貧項目。當這些家庭在生產、生活上遇到意外情況或難以克服的困難時,對他們實施經常性和緊急性救助,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對獨生子女意外傷殘或死亡的家庭,除給予一定的經濟資助外,還要聯合有關部門及群眾團體與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結對子,建立長期幫扶計劃;幫助因獨生子女傷殘而造成經濟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開發項目,拓寬生產領域,增強生活能力,逐步緩解經濟壓力;幫助失去父母的獨生子女和單親的計劃生育家庭解決生活需求和提供親情援助。『生育關懷』行動在全省展開後,掀起了扶弱濟困的熱潮。僅哈爾濱市每年就有300餘戶貧困計劃生育家庭擺脫貧困,走上小康之路。
在扶弱濟貧解困的同時,我省還特別關注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的精神生活,並采取多種方式對她們進行心理愛撫,使她們精神上得到慰藉。牡丹江市東安區花園社區居民李淑梅的18歲獨生女兒因意外事故身亡,沈重的打擊使李淑梅幾乎精神崩潰。社區書記馬麗坤得知後,到李淑梅家陪吃、陪住、陪聊,同時還多方協調,讓李淑梅動遷後以最優惠的條件回遷到了新住房。在真情的溫暖下,李淑梅重新站了起來,她逢人便說:『我女兒雖然沒了,可我還有這麼多勝似親人的好姐妹……』三年多來,我省『生育關懷』行動幫扶了千萬餘戶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全省有6萬餘人得到現金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