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杜家毫強調鞏固發展大好形勢 開創『三農』工作新局面
2010-01-31 15:28:2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偉 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2010年全省農業和農村工作總的要求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考察黑龍江時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新農村建設工程和城鎮化工程,加快推進松嫩、三江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和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加大農業投入,深化農村改革,推進科技進步,強化農業基礎,力爭全省糧食總產登上900億斤新臺階,確保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以上,加快現代化大農業和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步伐。

  東北網1月31日訊 (黑龍江日報記者 劉偉 東北網記者 印蕾)省委農村工作會議31日在哈爾濱召開。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杜家毫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來黑龍江省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書記吉炳軒、省長栗戰書的一系列部署,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全省『三農』形勢,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努力在應對金融危機中加強農業基礎、繁榮農村經濟、改善農村民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農業農村的好形勢,進一步開創工作新局面。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申立國、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出席會議,副省長呂維峰主持會議。


  杜家毫指出,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省農業農村發展面臨挑戰最大、變化起伏最大的一年。在各種不利因素交織、多重困難疊加的復雜情況下,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積極應對措施,有效克服了金融危機和自然災害頻發的雙重衝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糧食生產在大災之年再奪豐收,農業結構調整紮實推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昇,農村改革不斷深化,新農村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農民收入穩定增長。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影響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農業基礎設施仍很薄弱,糧食持續增產的基礎還不牢固;農民收入增速放緩,持續增收的難度越來越大;農民組織化程度低,農業生產組織方式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農業農村投入不足,資金短缺問題比較突出;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不健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任務艱巨。我們要准確把握『三農』形勢,進一步明晰全省工作思路,切實做好2010年各項工作。

  杜家毫強調,要明確主攻方向,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要培育優勢產業,通過穩定發展優質糧食產業,加快發展畜牧水產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發展外向型農業,穩步發展勞務產業,著力發展特色產業,努力構建現代化大農業產業體系。要加強農機化、水利化、耕地質量、農業生態、市場體系等農業基礎建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現代化大農業物質裝備水平。要加快農業科技進步,通過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實施良種化工程,推進農業科技集成推廣,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快培育新型農民,不斷強化現代化大農業的科技支橕。要創新體制機制,加快農村土地規模經營步伐,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創新農村金融組織和金融產品、進一步完善金融體系,不斷推進農村其它改革,激發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活力。

  杜家毫強調,要壯大縣域經濟,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步伐。要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度加工業、系列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形成產業化,盡快培育出一批大型龍頭企業,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要堅持『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加強小城鎮基礎建設,加快實施百鎮建設工程,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要打破『圍牆』,深入開展場縣合作共建,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要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力度,啟動實施第五批750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工作,實現20萬貧困人口脫貧目標,加快減貧事業進程。

  杜家毫強調,要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著力改善農村民生。要通過深入推進試點示范,深入開展幫建,完善投入機制,強化工作指導,不斷增強引領帶動效應。要加強農村基礎建設,加強農村住房、道路、飲水安全工程、新型能源和電網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要加快發展農村教育事業,衛生事業,文化事業,社會保障事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

  杜家毫最後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實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突破重點難點,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要完善領導和工作推進機制,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努力保持和鞏固農業農村發展好勢頭。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