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道外區橋頭屯區域私接的小二層。
黑龍江新聞網訊 3日晚,讀者鄭女士來電舉報:哈市道外區橋頭屯區域,20餘處平房上竟『長』出二層樓。據悉,橋頭屯是去年哈市棚戶區改造范圍,但棚戶區還沒動遷,私建房就已紛紛『露頭』。
現場走訪:私建房很簡陋僅是擺設
4日8時40分,記者趕到哈市道外區橋頭屯。這裡位於南直橋橋尾末端,比鄰通往東江橋的舊路。站在入屯的橋頭頭道街上,記者眼前密密麻麻地分布著一間間平房。其間,部分平房上新接出的小二樓格外醒目。
記者在現場看到,橋頭頭道街60號旁的一處平房上接有二層樓,房門打開,房牆很薄,天棚只能防雨,沒有任何防寒設施,且沒有外樓梯。在另一側,僅有2米左右寬的胡同裡,5處平房上蓋有二層樓,其中2處私建房為節約成本,連水泥都沒有,只是將一些大塊的陶粒磚堆積成房屋結構,並在房蓋上加鋪了一層石棉瓦,根本不具備使用功能。
對話居民:房子無法住人就為要補償
在橋頭頭道街40號對面有一處很大的私建房,寬近8米,長約20米,就建在道旁。這處房屋的窗戶已破損,下層的鐵制防盜門也多有損毀,屋內已被周圍居民當成廁所使用。幾個房門前堆滿生活垃圾。兩根電線杆被圈進房內,成了房屋的『頂梁柱』。
記者數了數,橋頭屯區域共有小二樓私建房20餘處。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男子告訴記者,這些小二樓大部分是去年夏天私建的。
見記者拍照,一位大娘上來搭訕。交談中記者得知,這位大娘姓高,在這裡生活20多年了。談及周圍鄰居私建的事情,她嘆了一口氣說,這裡聽說要動遷,一些老鄰居就紛紛在自家平房上蓋房子。『去年蓋得最火熱,只要有一家帶頭,就會有許多家跟著,鬧得這裡的平房上都接起了二層樓。可這些房子根本不能住人,就是為了要動遷補償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