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1+1認窮親』 七臺河黨員乾部寒冬裡為群眾送溫暖
2010-02-06 09:52:0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俊 雲飛 呂天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過去有句老話:窮人怕過年。但是,今年七臺河市1.3萬多困難群眾卻是過年不愁,因為黨員乾部『認窮親』活動為他們送來了寒冬裡的溫暖。

  1月21日,茄子河區東風街道居民李建平做夢也沒有想到,七臺河市委書記杜吉明會一大早冒著嚴寒到他家『認窮親』,並且從工資裡拿出1000元錢送給他作『見面禮』。李建平患有心髒病、股骨頭壞死,生活十分困難,聽說杜書記還要自己掏錢幫助他到市裡大醫院檢查身體時,李建平激動地握緊杜吉明的手,淚水奪眶而出。『現在首要的問題是治好病,身體第一;其次是要保證兩個孩子上學,你已經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了,這是你家最大的希望;三是要想辦法學一些實用技能,多找一些致富門路……』杜吉明的一席話,激起了李建平脫貧的信心,『我們一定努力,爭取早日脫貧。』

  七臺河市開展三輪城市『一幫一』活動以來,扶貧幫困在全市已經成為一種風氣,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動。近三年來,七臺河經濟社會實現了跳躍式發展,特別是2009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38.5億元,人均財力躍居全省第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4120元和5562元,全年用於支持社保和就業資金就達8.3億元。

  『發展為的是什麼?就是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越是貧困家庭越需要我們幫扶,我們決不能讓一個貧困家庭過年吃不上餃子,決不能讓一個家庭因貧窮掉隊,這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杜吉明和市長曲志深態度堅決。他們親自策劃制定方案、幫扶辦法、脫貧標准,帶頭『認窮親』,幫助『窮親戚』出主意、想辦法,謀求脫貧致富的好路子。

  『認窮親』一呼百應。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等各大班子領導帶頭到『窮親戚』家中慰問,全市各區縣、各部門、中省直單位紛紛加入到『1+1認窮親』活動中來,不僅幫助『窮親戚』歡樂過大年,還制定長期幫扶計劃,一包到底,幫扶對象不脫貧不收兵、不致富不罷手,這讓眾多貧困家庭生活上有了新盼頭。

  七臺河宏偉鎮山泉村村民李海,幾年前兒子因車禍去世,兒媳婦離家出走,沒有生活來源的他,只能靠低保金維持生活,還要撫養未成年的孫子,日子過得異常艱辛。工會部門給李海送去了慰問金,並且囑咐有關部門抓緊幫助李海申請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五保戶政策的落實,解決實際困難。

  今年52歲的下崗工人吳鳳霞,丈夫沒有工作,全家一直靠擺煙攤和烤地瓜維持生計。市煙草部門領導主動到吳鳳霞家裡『認窮親』,送去米、油、面等慰問品,並答應幫助吳鳳霞盡快辦理煙攤經營相關手續,早日摘掉貧窮帽子。

  『認窮親』為困難群眾送去了實實在在的溫暖。七臺河民政部門節前將城鄉低保標准又提高20元,安排129萬元資金采購救助糧和節日物資,為城鄉2.7萬戶困難群眾發放生活補貼133.6萬元,為各類優撫對象每人發放慰問金180元,為重點優撫對象報銷醫藥費20多萬元;各級工會組織縣處級以上乾部慰問困難職工3010戶,送去慰問金120多萬元,為1650戶困難職工發放救助資金155萬元,民營企業老板關鍵時刻不落後,『愛心企業家』董紀成近幾年累計捐助資金108萬元,今年又捐助款物50萬元。『1+1認窮親』活動開展短短二十幾天來,共有2萬多名黨員乾部與1.3萬困難群眾結成『親戚』,送去款物500多萬元,全市各類送溫暖活動累計為困難群眾解決款物價值2000多萬元。

  杜吉明說,『1+1認窮親』活動的開展,收到了一舉多贏的效果。黨員乾部在參與活動中受到深刻教育,密切了黨群乾群關系,不但受救助的家庭感謝黨、感謝政府,就連困難家庭的街坊四鄰都對這次活動交口稱贊。淨化了社會風氣,現在黨員乾部議論最多的不是到哪過年,到哪吃年夜飯,而是想著要多幫扶幾個貧困戶、多為貧困戶辦些實事。

  受救助的新興區新城街朝陽社區居民朱美香的鄰居激動地對記者說:要是沒有『認窮親』活動,美香家真不知道咋過這個年!感謝市裡開展的『認窮親』活動,過年都沒有忘記貧困老百姓。

  七臺河一手抓致富,一手抓扶貧,如今,從城市到農村,從廠礦企業到社區,年味漸濃,街道兩旁異彩紛呈的霓虹燈與早早掛起來的大紅燈籠交相輝映,與人們一起期盼著歡樂和諧新年的到來。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