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城鎮新增就業68389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
2010-02-06 14:37: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偉 魏久純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6日訊 (王偉 魏久純 記者王凌霞)最近,下崗女工許艷芹家的母豬又下崽了,生豬存欄數從第一年的20頭仔豬,發展到育肥豬年出欄近400頭,去年蓋起了三間大瓦房,養豬使她家致了富,年實現淨利潤5萬多元。

  談起下崗後自主創業經歷,她說:『多虧了市總工會的幫助啊!』

  43歲的許艷芹是原牡丹江電瓷總廠的下崗職工,丈夫也早在2001年下崗了。當時到處打短工,擺小攤,常常入不敷出。2004年牡丹江市總工會請專家幫好選定了養豬項目。申請了無息貸款1萬元作啟動資金,還邀請畜牧專家上門指導。2009年,許艷芹被牡丹江市委、市政府授予『創業致富標兵』。

  2009年,牡丹江市把城鄉就業工作納入黨政『一把手工程』和『一號民心工程』,出臺了《牡丹江市人民政府關於應對金融危機保增長促發展的實施意見》,制定了『五緩四減三補』等33條保企業、穩崗位政策措施。勞動保障部門制定了《企業招收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實施細則》等措施,運用失業保險金扶持首控石油、順達化工等25戶企業,惠及職工5531人,支付崗位補貼4000萬元,給予4戶困難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照顧,緩繳金額高達1289萬元,兩項合計5289萬元。

  引導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采取在崗培訓、輪班工作,盡量少裁員甚至不裁員。恆豐紙業、金緣公司等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設備維修等方式,穩定就業崗位15000個。

  圍繞全市建設沿邊開放先導區、哈牡綏東產業帶等新上大項目,對落地開工建設項目實施專場招聘和訂單式培訓工作;對已投產達效項目實行技能提昇和就業服務對接工作,努力開闢新增就業崗位,項目帶動就業效應得到有效體現。先後為日達化工、天合石油、皜月集團、聖象木業等23個大型企業舉辦專場招聘會78次,開展定單式培訓11237人,開發新就業崗位6000多個。

  這個市結合實際,充分發揮勞動、財政、工商、稅務、監察、銀行等部門的職能作用,鼓勵全民創業。創新小額擔保貸款模式,由2萬元增加到5萬元;擴大了貸款對象和范圍,從下崗失業人員擴大到城鎮復轉軍人、城鎮失業人員、大學生、城郊失地農民和返鄉農民工;去年全市發放小額貸款5195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48%,創歷史新高,為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個體經營和組織起來就業提供了及時的資金扶持。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2009年,全市共為103348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保補貼12712.55萬元。通過稅費減免政策,鼓勵服務型、商貿型企業新增就業崗位吸納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全市累計認定服務型、商貿型企業47家,安置下崗失業人員1334人;地稅部門累計減免稅收1480.3萬元,工商、勞動、衛生等部門減免收費1617.2萬元,營造寬松的就業環境。

  2009年,城鎮新增就業68389人,困難群體就業16958人,分別完成年計劃的124%、170%;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低於年計劃0.9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