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9日訊 近日,有讀者反映稱,在大慶市東風新村九區批發市場附近,有商販拿著蛋雞或染色雞向市民出售,不但價格高,還未經過相關部門檢疫。真假難辨
2月7日,家住東風新村的曲先生,在市場上購買年貨時,發現街邊商販擺地攤出售『本地雞』。
曲先生走到跟前,商販告知30元一只,曲先生發現這些雞的顏色發黃,很像本地雞,經討價還價,曲先生花100元錢買了4只。
回家後,曲先生發現,在將冷凍的雞放在水中解凍時,水漸漸變黃,最後,原本肉肥體壯的本地雞,變成了顏色發白的『小雞仔』。
曲先生意識到上當了,可回去再找那商販,早已不見了蹤影。
無獨有偶,市民翟女士在市場選購家禽時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幾個不同的商販,在出售看似相同的本地雞時,價錢卻相差很多,翟女士將買回的本地雞進行查看後發現,雞身上有幾處淤青,並且還有發黑的地方,嚇得她沒敢吃。
翟女士說:『我覺得那些雞的質量無法保證,他們說是本地雞,很多都在騙人,從表面上根本分辨不出來。』
未經檢疫
2月8日,記者來到東風新村九區批發市場附近,針對這一情況進行了走訪。
在市場賣煙花爆竹一側的門口,記者看到了兩個出售白條雞的商販。記者走到其中一名商販身旁,拿起一只雞詢問價格,被告知30元一只,保證是正宗的『本地雞』。
就在這時,另一商販靠了過來,記者隨手拿起一只,發現這名商販出售的雞,與第一名商販的雞相比,顏色明顯發白,記者詢問原因,這名商販說:『咱這是正宗的,別看他那個黃,都是拿雞蛋黃涂的。』
記者詢問這兩名商販,這些雞肉的質量怎麼樣,是否經過相關部門的檢疫?兩名商販坦言,沒有經過檢疫。
在市場內,記者看到推著三輪車販賣雞的商販,裡面裝著大量的白條雞,商販表示每只30元,如果多買,一只最低可賣20元,這名商販也說自己賣的是本地雞,但記者從表面上看,這名商販出售的雞,與前兩名商販的還有所不同,一下讓記者難分真偽。
在這名商販出售的雞身上,記者並沒有看到檢疫環,在對此情況詢問這名商販時,她說:『我們這外面的都沒有檢疫。』
隨後,記者來到九區批發市場的大廳內,在幾家出售白條雞的攤位前,記者看到,在這些雞的頸部位置,都套著一個藍色的塑料環,據銷售員講,只有經過相關部門的檢疫,套上這個檢疫環,纔可以出售。揭開內幕
據市場內一名知情者講,在市場周圍,一些商販推車或擺攤販賣的所謂本地雞,很多是淘汰的蛋雞,還有一部分雞的外表經過染色,偽裝成本地雞後,進行高價銷售。
而這些不能進入正規市場進行銷售的雞,並不像商販們所說,是家中散養的,他們多數來自農村和一些養殖場,商販們將這些雞抓出後,在家中進行屠宰,然後給雞『化妝』,最後將成本很低的普通雞,以本地雞的名義,高價賣出。
因為無需進入正規市場,這些雞都得不到相關部門的檢疫,便流入到市民的餐桌上,給市民的飲食衛生和食品安全帶來隱患。
晚報提醒廣大市民,在購買家禽進行食用時,應到超市及正規市場,選購帶有檢疫環或安全有保證的家禽,以免給您帶來食品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