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哈工大:中國高校對俄合作『領頭羊』
2010-02-14 23:02: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4日訊(記者朱丹鈺) 近年來,哈工大以其悠久的對俄交流歷史,充分發揮地源與人源優勢,始終將對俄交流作為國際交流的重點,不斷深化對俄合作的規模和層次,在校際交流、舉辦國際會議、科研教學合作、學生互動等方面已成為中國高校對俄合作的『領頭羊』:在對俄合作專項基金中,哈工大在合作經費上相當於其它國內高校之和;與俄羅斯排名前30所大學都有合作協議;每年來訪俄羅斯專家150—200人,哈工大訪問俄羅斯專家學者100多人;學生留學、實習、訪問100餘人……

  加強交流 簽署30餘份對俄校際合作協議

  作為俄國人一手創辦的大學,哈工大對俄合作的歷史悠久,優勢明顯。1950年,哈工大被確定為我國學習蘇聯教育經驗的樣板高校。20世紀80年代,哈工大又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個恢復了與前蘇聯高校的關系,與10多所俄羅斯高校恢復和建立了校際關系。

  通過校際訪問與參加國際組織和會議,暢通了合作渠道,擴大了與俄羅斯高校的合作。目前,哈工大與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等30餘所俄羅斯高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合作成果顯著。哈工大與莫斯科國立大學於2005年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並於2007年末簽署了學生互換協議,目前已有8名學生赴莫大進修學習。

  加強對俄引智工作 積極開展科研合作

  對俄引智工作是促進學校教學科研工作發展的重要途徑。哈工大將來訪發展為互訪,以短期專家促長期專家,從講學到科研合作,聘請教師的專業學科領域日益擴大,從而使對俄引智工作成效顯著。

  哈工大結合重點學科、新興學科建設,聘請專家培養高水平人纔。1992年哈工大聘請了俄薩瑪拉航空航天大學教授舉辦航天器專業師資班,先後請34名俄專家來校開課23門,編寫教材19本,12名學員畢業設計在俄進行,題目是『載人飛船設計』,為我國衛星應用,載人航天新專業的建設和國家航天科技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哈工大的小衛星項目就利益於對俄合作,小衛星課題組的3位老師曹喜濱、林曉輝和羅文波,都是這個班的學員。1998年哈工大聘請俄羅斯專家開辦了『空間站設計技術培訓班』。

  哈工大還結合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學科前沿問題,聘請高水平專家來校合作研究。十五期間,哈工大邀請了20餘位俄羅斯金屬橡膠專家講學,從俄羅斯引進該項技術和設備,並成立了哈工大金屬橡膠研究技術開發中心。十五期間,該中心申報和獲授權相關專利12項,發表相關論文40餘篇。目前,金屬橡膠密封件的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航空領域的空白,替代了進口件,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經費。在哈工大,通過聘請外國專家來哈工大講學交流與合作研究,進而發展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設備的實例很多。近幾年,哈工大還有數十個項目與俄羅斯院校開展了深入合作。

  學生交流不斷深入

  為了增加在校學生與國際學生交流的機會,哈工大積極開展學生間的對俄交流項目。目前,哈工大已與萊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俄羅斯國立管理大學等近十餘所著名高校簽署了學生互換項目,並開展了學生的聯合培養,培養層次從本科生發展到博士生,培養專業領域不斷擴大;互派留學生以及本科生互換等項目也有成果顯著,每年有近80餘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互換生赴俄羅斯學習。哈工大每年也接收很多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列拉是位俄羅斯姑娘,在參加校運動會後,她激動地說:『外國留學生也可以報名參加運動會,我聽到這個消息很興奮,馬上報了女子800米項目,最後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績。這次經歷將永遠保存在我的記憶裡。』

  2009年,應俄羅斯烏拉爾國立工業大學和莫斯科國立大學邀請,哈工大選派12名學生赴俄羅斯參加國際大學生文化藝術節,並參加了包括數學競賽、化學競賽、樂器比賽、國際象棋比賽在內的多項項目,取得了豐碩成果。而於4月24日在遠東國立大學舉行儀式的第四屆『俄語——我的成功之路』外國留學生國際俄語大賽上,哈工大俄語系四年級學生劉溪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並獲得了在遠東國立大學國際教育中心免費學習和住宿的機會。

  拓展新項目拓寬合作深度

  哈工大還不斷拓展新的合作項目,將哈工大與俄羅斯高校的合作推向更加深入。2005年,哈工大與莫斯科國立大學簽署了兩校全面合作的框架協議和人文與理學領域的教學科研合作協議。哈工大中俄理學中心分別與該校的數學系、物理系、生物系和化學系簽署了合作意向協議,並有約10餘位的莫大教授成為哈工大的兼職博導或兼職教授,截至目前,來自莫大的教授已有20餘人次。此外,哈工大還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簽署成立了中俄理學中心,已有30位知名教授來哈工大講學。2007年哈工大與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簽署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與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共建的『工程教育』國際科學教學方法研究中心協議》以及相關執行條例和合作計劃。2009年,俄語語言文化研究中心成立。莫斯科國立大學在中國設立的首個羅蒙諾索夫學院——哈工大羅蒙諾索夫學院將於2010年哈工大90周年校慶期間掛牌成立。

  哈工大還與莫斯科大學簽訂了協議,成立中俄科技文化中心,俄方還希望以此為平臺,成立一個專門學院。目前,哈工大積極促進建立中俄高等工科教育聯盟,俄方以鮑曼大學為牽頭人,中方以哈工大為牽頭人,召開相應研討會,共同促進中俄高校發展。自2002年以來,哈工大已成功舉辦了十餘期外專局全國引智系統人員俄語提高班,已有近200餘人結業,其中包括哈工大教師。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