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2月15日電 (記者顏秉光)在中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漠河縣,洛古河村位於黑龍江源頭,是一個只有62戶人家的小山村,在走過60多年艱辛的自發電歷程後,在2010年春節前迎來了國家電網的穩定電力供應。
春節前幾天,漠河縣洛古河村張燈結彩、彩旗飄揚,大興安嶺電業局漠河縣洛古河村通電工程竣工剪彩儀式在這裡舉行。村民們歡天喜地,紛紛圍聚在村口,共同慶祝光明時刻的到來。大興安嶺電業局局長張野?下達『合閘通電』的指令後,工作人員熟練地操作著各項程序,宣告『一次性通電』運行成功。
張野?告訴記者,此次成功通電,標志著黑龍江源頭的洛古河村正式結束了60多年自發電的歷史,迎來了國網發電的嶄新一頁。
洛古河村的老人們說,這個僅有62戶人家的小山村,1949年以來一直依靠自發電生活,電壓不穩、電能不可靠不說,而且為了節電,每天的通電時間被限定為5小時。一天時間裡只有17時至22時發電,22時後停止發電。鄉親們盼電就像盼星星一樣。『這下好了,今年的春節終於能亮亮堂堂過通宵了。』
據了解,為確保這個村子能通上電,國家投入1.5億元進行電網建設,2009年12月10日正式進入線路施工階段。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們克服了最低零下51攝氏度的極度嚴寒,歷時2個月,架設配電線路5公裡,安裝變壓器3臺,改造破損老化線路5.6公裡,為大山深處的村民們送來了光明。
責任編輯:李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