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0日訊 因為開發北大荒而被稱為北大倉的黑龍江成了名副其實的產糧大省。
2009年,即便在金融危機和自然災害頻發的雙重衝擊下,黑龍江省糧食總產仍達870.6億斤,由全國第三位上昇至第二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5206.8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53.6元,增幅居東北及內蒙古四省(區)之首。
日前召開的黑龍江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業工作會議上,黑龍江省除了向國人報告了如此的成績,也宣布了自己的新目標:黑龍江省2010年將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糧食總產力爭登上900億斤新臺階。
黑龍江素有我國『大糧倉』之稱,數據顯示,至2008年末,全省耕地面積為1191.72萬公頃。黑龍江省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其中6個國家級基本農田保護示范區分布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地處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全省糧食商品率超過70%。從2008年開始,黑龍江糧食產能超過400億公斤,成為我國第三大產量省份。
2009年,黑龍江省糧食總產比上年增加25.6億斤,躍居全國第二位,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全省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已達5690萬畝,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大省的地位進一步鞏固。
據黑龍江省有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黑龍江省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大戰略任務,加快了推進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大力實施了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組織開展糧食高產創建活動。全省集中力量打了抗旱保苗、防御內澇和防控病蟲等多個戰役,奪取了抗災減災的重大勝利。全省糧食生產連續第6年奪得大豐收,比上年增加的25.6億斤增量,佔了全國糧食增量的60%。
為保證糧食增產,黑龍江省采取農機化、水利化和科技化齊頭並進措施。去年成為該省農機化發展速度最快的一年,農業機械總動力增加13%;大中型拖拉機增加21%;聯合收割機增加16%;田間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6%。全省新組建了92個大型農機作業合作社。新建續建大中型灌區及配套節水改造項目85處,完成37座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主體工程,新打各類抗旱井3.6萬眼。全省新增水稻面積近300萬畝,新增旱田節水灌溉面積280萬畝。推廣五大作物十大高產技術栽培模式面積達1.4億畝,新建水稻育苗大棚15.8萬棟。
日前結束的黑龍江省兩會上,該省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2010年,黑龍江將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全省農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2億畝以上,糧食總產力爭登上900億斤新臺階。
黑龍江省副省長杜家豪日前撰文稱,為了實現900億斤糧食生產目標,黑龍江省將深入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加快松花江、嫩江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加強土地整理和基本農田保護,為糧食增產奠定堅實基礎。
據了解,為保證糧食增產目標實現,2010年,黑龍江財政政策提出向『三農』等領域傾斜的目標。今年計劃安排『三農』方面專項資金106.7億元,增長24.6%。同時,圍繞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安排現代農業科技發展資金3.5億元、農業綜合開發配套資金2.5億元,支持松嫩三江兩大平原農業綜合開發試驗區中低產田改造和基本農田保護,財政資金將及時發放良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等涉農補貼資金,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據介紹,為了進一步打造可靠、穩固的大糧倉,黑龍江省曾在2009年提出要在2015年將糧食總產量提昇到1000億斤的『糧食產能千億斤工程』,而黑龍江省政府一位負責人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根據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實施實際情況和新的發展目標,『這個目標很可能在2012年就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