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0日訊 2月19日,正月初六,記者走訪各商場內的生鮮超市獲知,春節長假,各大超市蔬菜、豬肉、水果價格平穩,20日起將略有下降。
由於長假期間蔬菜的批發商休息,因此各超市必須在節前准備充足的商品,確保不出現斷供情況,所以自年前二十八至正月初五,蔬菜都是節前統一備下的,價格基本平穩。初五後,各批發商會恢復工作,陸續從南方進貨,供應充足;而長假後市民對蔬菜的需求量逐漸下降,將導致蔬菜價格逐漸回落;各大超市節前准備的蔬菜在初七左右便會基本售罄,初七八以後各超市銷售的蔬菜是批發商新從南方運進的蔬菜,批發價格較前略低,故蔬菜零售價也將集體回落。
與此不同的是,小商販由於儲存場所缺乏,節前備貨較少,他們現在銷售的蔬菜,已是批發商新運回的蔬菜,價格也比假期時要低;但由於多數小商販還在『過年』,這麼早『上崗』的還不多,各大商場仍是消費者購買蔬菜的主要渠道。
提到大慶人對蔬菜、水果、豬肉的消費能力,新瑪特果蔬部的孫全助理說,他們商場從年前二十八到初五,蔬菜每日的銷售額近4萬元,比平時高30%左右;按大菜(即常用菜,如豆角、茄子)均價14元/公斤、市區同等規模超市35家、旺銷8天時間計算,大慶市區人口共消耗蔬菜近800噸。同樣的計算方法,該超市水果價格與往日持平,但日營業額4.5萬,比平日提高30%左右,則市區人口8天至少消耗水果1000噸。與往日不同的是,節日期間走親串友者較多,故盛著山竹、榴蓮等高價格水果的水果籃銷量比平時增長了30%以上。該超市此階段豬肉每天銷售1000餘斤,銷量比平時提高了50%以上,價格平穩。按1500斤計,市區人口8天中至少消耗豬肉210噸(包括儲存)。如果將各樓區小超市、街頭商販及其它途徑獲得的蔬菜、水果、豬肉都計算在內,則遠不止這個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