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記者從省糧食等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我省糧食市場收購量明顯下降,農民手中還有相當數量的玉米、大豆沒有出手,而前期大量收購糧食的市場多元化主體多退市觀望,農民賣糧風險加大。
大豆收購企業紛紛停收
由於當前食用油需求不旺,食用油、豆粕價格不斷下跌,省內油廠紛紛降低開工率。此外,因進口大豆豐產,紛紛調低中國港口到岸價格,2月4日,進口大豆比我省地產三等國標大豆每噸低120元左右,省內獲得國家批准、參與按照國儲價收購大豆的大型油脂企業考慮加工成本,不再積極收購。
由於去年受災重,省內一些產區大豆品質低,銷售難。5日,我省大豆主產區克東縣大豆經紀人協會負責人李樹財對記者說,當地大豆減產,質量差,沒有光澤,貿易商不願要,大部分大豆還沒有出手。李樹財認為,即使春節過後,這種銷售形勢也難出現大的改觀。可隨著天氣轉暖,這些高水分大豆如果保管不善,會出現『紅眼』等壞糧。
玉米購銷形勢嚴峻
據省糧食部門介紹,目前我省玉米餘糧還有近三分之二沒有銷售出去,大部分玉米水分在34%~38%,增加了後期收儲壓力和企業烘乾成本。由於去年秋糧上市以來,玉米市場收購價高開高走,農民也一直期望能賣一個好價錢。然而隨著春節臨近,鐵路運輸緊張,玉米外運受阻。市場收購力度逐漸轉弱,拖累了玉米價格上漲的勢頭。受國內玉米價格跳漲養殖效益下滑的影響,養殖戶補欄積極性不高,銷區玉米購銷價格走弱。據了解,一些前期高價入市收購玉米的貿易商,由於烘乾濕玉米增加了成本,出現虧損,不再輕易入市。
隨著天氣轉暖,高水分玉米面臨儲存難,業內人士認為,農民手中一旦出現壞糧,更是銷售無門。
全力出擊化解風險
據了解,日前,省糧食局向省內各地糧食部門下發了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針對當前糧食購銷中存在的新情況、新問題,要進一步引導農民科學晾曬、儲存和適時、適價銷售玉米,確保國家臨儲玉米收購收得進、烘得乾、儲得好,實現農戶和糧庫不壞糧。要進一步摸清當地玉米情況,制定高水分玉米應對預案,落實烘曬能力。要調查掌握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社會多元主體有效烘乾能力和農戶自行晾曬能力的底數,制定具體收購措施,防止農戶集中賣糧排長隊和收購企業因烘乾能力不足產生壞糧風險。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及時協調解決實際工作中發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