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黑河市新農村建設進程加快 累計發放保障金2550餘萬
2010-02-23 11:26:48 來源:黑河日報  作者:邢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黑河2月23日訊 糧豆薯總產218.4萬噸、增長8%,農民人均收入5610元、增長15.8%;完成通村公路1465公裡,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0處,改造泥草房8802戶;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業人口51餘萬人,保障農村低保人員4.4萬餘人,累計發放保障金2550餘萬元……

  2009年,黑河市以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不斷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步伐,新農村建設不斷傳來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新思路描繪新藍圖

  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在何處?——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這短短的5句話、20個字,意味著一個極為深刻的課題。

  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地提出: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統領『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立足市情實際,著眼長遠發展,以科學系統的規劃為先導,探索具有黑河特色的建設道路和建設模式。

  我市確定了『新農村建設要規劃先行』的思路,按照『因地制宜,結合村情,注重民意』的原則,制定了全市新農村建設第二批試點實施方案,出臺了推進城鄉一體化工作意見和試點方案,把新農村建設試點與城鄉一體化和場縣共建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增加了新農村建設工作成員單位,根據各部門實際工作情況,制定《黑河市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2009年工作任務分解》,與各縣(市、區)簽訂了第二批新農村建設責任狀。同時,建立健全了『市裡指導、部門配合、縣上組織、鄉鎮主抓、村屯實施』的工作機制,全面調動各鄉鎮、部門、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有效推動了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新試點發揮新效應

  在新的歷史背景下,如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先行,以點帶面』,這是我市根據自身實際探索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之路。

  2009年,我市共確定新農村建設第二批省級試點村59個,其中省級重點示范村3個、省級示范村11個,整鄉推進試點鄉1個。為全面提高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水平,積極打造一批省級示范樣板村,我市通過積極努力,爭取到省級新農村建設以獎代投專項資金1155萬元,各級幫建單位落實幫建資金276萬元。為增加農民收入,孫吳縣勝利屯村投入資金100萬元建成獺兔飼養基地,通過『公司+農戶』方式運營,為農戶提供種兔、技術、飼料、統一防疫等服務,有效帶動了特色養殖產業發展。北安市省級示范村趙光鎮東豐村聘請黑龍江省東昇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對新村進行全面設計;城郊鄉建民村依托自身的良好環境,積極引進外商企業神華砌塊商家入住,為新農村建設樹立了良好的典型示范。

  新建設帶來新變化

  鞏固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好勢頭,持續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去年初以來,我市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地位,深入實施『雙增』工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有效地推進了全市新農村建設進程。

  收——糧豆薯總產量達到218.4萬噸、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5610元、增長15.8%;路——完成通村公路建設1465公裡;水——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0處,解決5.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能——完成新增聯戶沼氣1000戶,養殖示范小區21個;房——改造泥草房8802戶、63.6萬平方米;學——新確定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建設達標學校13所,新增教室、實驗室、圖書室等共150餘個;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業人口51萬餘人,保障農村低保人員4.4萬人,累計發放保障金2550餘萬元;鄉村文化和文明——完成1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的初期建設工作,新建80個農家店,廣泛開展『五比』、『四不說』活動,組織開展文藝會演、籃球、象棋等活動,農民業餘文化生活得到較大豐富。

  我們熟悉的黑土地,正在悄然發生著變化。發展的農業、和諧的農村、新型的農民,一幅美好的圖畫在這片廣袤無垠的黑土地上顯現。黑河人民正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抒寫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壯美傳奇。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