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訊 14年前,孫老太的女兒在上班途中,拾到一只流浪狗,帶回家後,轉交母親收養。
從此,這只流浪狗與孫老太和老伴兒朝夕相伴,兩位老人視它如寶貝,對它愛護有加。
一年前,這只流浪狗因病死亡,令兩位老人傷心不已。
如今,流浪狗已經離開一周年,兩位老人希望用祭祀的方式,表達對它的思念。
采訪中,多數市民對這種做法表示不理解。
報料
有人樹下祭狗
2月23日9時許,有讀者報料稱,讓胡路區乘風廣場的一棵樹下,有人在祭狗。
隨後,記者趕到現場,看到一對老夫妻蹲在一棵樹下。
在兩位老人前方的雪地上,鋪著一張藍色塑料紙,塑料紙上面,擺放著糖果、餅乾、火腿腸、栗子、橘子等食物,老頭手裡拿著菊花,表情顯得很難過,老太拿著寫好的『祭文』,含淚朗讀。
『寶寶,今天是你離開一周年的日子,我們來到埋葬你的地方,帶來了你愛吃的食物,祝你在另一個世界裡過得更好,如果有來生,希望我們還可以聚在一起……』
記者了解到,老太姓孫,今年62歲,老頭姓劉,今年67歲。
得知記者的身份和來意後,孫老太說,她和老伴兒正在祭祀寶寶,寶寶是他們家養的一只西施犬,和他們在一起生活了13年。
一年前的今天,寶寶因病突然離去,她和老伴兒都很悲傷。
在這一年裡,孫老太和老伴兒非常想念寶寶。
如今,寶寶已經去世一周年了,她和老伴兒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對寶寶的思念之情,也希望以此提醒身邊的人,要愛護小動物。
回憶
從拒收到疼愛
孫老太告訴記者,寶寶是只流浪狗。
14年前,孫老太的女兒在上班的途中發現了它,見這只狗身材瘦小,模樣可憐,便把它帶回了家,取名叫『寶寶』。
由於工作繁忙,孫老太的女兒沒有時間照顧寶寶,便把它交給母親收養。
孫老太本來就不喜歡狗,又見寶寶的毛有很多疙瘩,覺得它很髒,便更不願意收養它。
見母親不肯收養寶寶,孫老太的女兒當即流下眼淚,沒有辦法,從小寵著女兒的孫老太,只好答應了女兒的要求。
在有寶寶相伴的日子中,孫老太逐漸對它產生了感情,寶寶很通人性,這讓孫老太和老伴兒對它十分疼愛。
孫老太告訴記者,每當她和老伴兒吵架,寶寶就會不高興,衝著她和老伴兒各叫一聲,以示抗議,每當此時,她和老伴兒就會停下來,忍不住想笑,哪還顧得上吵架,心中的氣早消了。
有一次,寶寶走丟了,孫老太和老伴兒急得要命,找到凌晨也沒找到。第二天,天還沒亮,孫老太突然聽到樓下傳來幾聲狗叫,她馬上精神起來,這不是寶寶的叫聲嗎?
把寶寶抱回家後,孫老太纔松了一口氣,此時,她纔知道,寶寶對自己有多重要。
寶寶喜歡吃牛肉,不管牛肉的價格有多貴,孫老太的老伴兒都會買牛肉給寶寶吃,從小喜歡吃牛肉的他,自己卻捨不得吃。
痛心
愛犬因病死亡
2009年2月23日下午,孫老太發現,躺在地上休息的寶寶突然咳嗽起來,隨後又大口地氣喘,表情十分痛苦。
孫老太趕緊將寶寶送往寵物醫院,結果出人意料,寶寶因突發性心髒病,醫治無效死亡。
望著寶寶的屍體,想起它往日可愛的模樣,孫老太不禁潸然淚下。
孫老太的老伴兒對記者說:『你看我這個大老爺們,都跟著哭了,我們全家都很想念寶寶。』
孫老太買來一個鐵箱子,為寶寶穿上新做的衣服,將它裝進去,在乘風廣場的一棵樹下,花錢僱人挖了一個坑,將寶寶埋葬。
失去寶寶的日子,兩位老人十分痛苦。
本以為時間久了,對寶寶的思念會變淡,可是,在寶寶離開一年的時間裡,孫老太和老伴兒對寶寶的思念有增無減,總希望它能再回來。
爭議
市民看法不一
對於孫老太和老伴兒『祭狗』一事,市民的看法不一,多數市民對此表示不理解。
家住東風新村的陳先生說,狗通人性,是人類的好伙伴,狗與人一樣,都是自然界的產物,狗主人和狗和諧共處了13年,狗死了,祭祀一下,無可厚非。
家住讓胡路區的張先生說,狗和人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狗死了,主人對狗像對待祖先一樣祭祀,荒唐。
家住龍鳳區的趙先生認為,祭狗,是主人表達對狗的一種思念方式,沒養過狗的人根本體會不到養狗人的心情。
讀者朋友,您對文中主人公的做法怎麼看?歡迎致電本報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