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日訊 金牛辭舊千家樂,玉虎迎新萬戶歡。
2月28日,農歷正月十五,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佳節。由七臺河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七煤集團工會承辦的七臺河市2010年元宵佳節秧歌展演,為煤城人民奉獻了一道豐盛的東北民俗大餐。
上午8時剛過,盛妝中的山湖路兩旁張燈結彩,迎來了熱情湧動的八方人潮,來自礦區、縣鄉的群眾一浪接一浪地趕到這裡,觀看在這裡舉行的2010年元宵佳節秧歌展演。馬路邊、店鋪前、廣場上,處處是喜慶的笑臉,興致盎然的市民已從街頭連到了街尾。
市礦領導杜吉明、齊秀娟、杜軍、劉文波、劉永剛、劉宏興、姜艷、張興海、曲焱、張守祥等也與民同樂,與七煤集團、技師學院、各縣區領導一同觀看了秧歌展演。
歡騰的鑼鼓回望昨天的輝煌,豪放的舞姿訴說明天的暢想。8時30分,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秧歌展演活動正式開始。剎那間,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匯成一片,山湖路成了歡樂的海洋。
滿載著全市人民的喜悅和期望,桃山區秧歌方陣緩緩走來,拉開了2010年元宵節秧歌展演的帷幕。鮮艷的舞裙、鏗鏘的鑼鼓、歡快的舞步匯成一幅優美的畫卷,桃山區人用心舞動著青春的激情,舞動著生活的美好,舞動著桃山區明天的希望。
震天的鑼鼓敲起來,喜慶的秧歌扭起來。伴著節奏明快的旋律,隨著激情飛舞的紅綢,新興區秧歌代表隊一路歡歌而來。
在這支隊伍中,由80餘人組成的『俏夕陽』秧歌隊格外引人注目,這支秧歌隊隊員平均年齡57歲,她們時而迎風起舞,時而『孔雀開屏』,彩綢飛舞,霓裳輕擺,舞步飛旋,展現了老乾部們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精神風貌。動聽的鑼鼓、優美的舞姿,充分展示了老區快馬揚鞭、和諧發展的最強音。
七煤公司的秧歌隊以其龐大的陣容和精彩的表演博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由15支秧歌隊組成的表演隊伍嗩吶吹起,響徹雲霄;秧歌扭起,熱情奔放。精彩的表演讓煤城人民大飽眼福。他們代表七煤公司10萬職工及20萬家屬向全市人民致以新春的祝福。
秧歌展演精彩紛呈,你方唱罷我登場。劃旱船、舞扇子、舞龍獅、踩高蹺……每個秧歌隊都有自己的看家本事,舞龍、舞獅、《西游記》中的唐僧師徒四人成為秧歌展演的一大亮點,他們熱情洋溢的表演把演出渲染得熱烈、歡暢。跑旱船、抬花轎、大頭娃娃,秧歌隊員們詼諧幽默的表演博得了觀眾陣陣叫好聲。腰鼓、鑼鼓、彩扇、舞獅、舞龍等表演猶如一陣陣歡騰的熱浪,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歡樂的海洋。
元宵節秧歌展演是全市人民的一道文化大餐。這些年,煤城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秧歌也越扭越來勁。一隊隊秧歌飛紅蕩綠,一只只腰鼓響徹雲霄。紅紅火火的大秧歌一路走來,扭得爽快,舞得灑脫,扭出了煤城兒女的喜悅和自信。展演現場,群眾的歡呼聲、叫好聲此起彼伏。舉辦如此高質量的秧歌展演,凝聚著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節日的祝福,充分體現了市領導對廣大市民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視,顯示我市的經濟正在蓬勃發展。
演員表演得賣力,群眾也看得歡喜。從幾歲的小孩到年過花甲的老人,從結伴而來的朋友到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大家一邊欣賞精彩的節目,一邊感受節日的喜慶和生活的美好,其樂融融。七煤公司的退休職工李師傅帶著小孫女專程趕來看秧歌展演,他激動地說,這種會演的形式真好,既貼近群眾,又增添了節日氣氛,能夠看到如此精彩的秧歌匯演,真要感謝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沒有他們,就沒有全市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
由家人陪伴坐輪椅觀看展演的市民劉某說,今年的秧歌展演真是太精彩了,讓我們過足了癮,相信七臺河的明天會越來越好,老百姓會得到更多的實惠。專程來我市過元宵節的李麗女士贊嘆道:『喜慶的秧歌,顯示著煤城人過上好日子的喜悅,也讓人們看到了七臺河的美好未來。』
七臺河人變美了,七臺河人腰包鼓了,煤城的秧歌表演也更紅火了。在七臺河土生土長的80歲老漢王青天說,七臺河老百姓的日子就像正月十五的大秧歌,越來越紅火了。我哪也不去了,就在七臺河生活一輩子,親眼見證七臺河更加輝煌的明天。此時此刻,和諧之歌唱響煤城大地,在一道道精彩的文化大餐中,煤城兒女陶醉了。
與往年秧歌展演不同的是,今年的元宵佳節秧歌展演活動共有七煤公司、三區、種畜場的24支代表隊,2000多人參加,觀看秧歌展演的市民之多、形式內容之新創下了我市歷史之最。
整個秧歌展演歷時兩個多小時,全程5公裡,這一流動的風景給節日的煤城人民增添了無盡的歡樂和喜悅,也成為煤城大地一道獨特的景觀。參加展演的秧歌隊展現的不僅是七臺河人的精氣神兒,而且是七臺河不斷奮進的時代風采,紅紅火火的秧歌與人山人海的群眾凝成共同的心聲:祝願七臺河年年都有新氣象,跳躍式發展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