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5日訊 2月27日11時許,市民張女士到讓胡路公安分局報警稱,她的女兒小敏(化名)自22日離家後就沒了消息。25日那天,她的兒子卻收到數條敲詐勒索短信,其內容是:『小敏在我手裡,如果想找到小敏,需匯款3000元,否則後果自負。』
外出學藝
沒盤纏生邪念
春節過後,24歲的小敏再也呆不住了,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她盤算著出去學點手藝,將來自己開個小店,也能給家裡減輕點負擔。
小敏和男友商量後,發現美發行業利潤很大,比較賺錢,決定去外地學習美發。
第二天,小敏和男友收拾好行囊,一起踏上求學之路。二人離家時沒好意思向家裡要路費,因囊中羞澀心生邪念。於是,二人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向家裡『借』點錢,以後賺了錢,再還給父母。
特殊短信
向家人『借錢』
二人商量好後,小敏便將電話關了機,她知道家人聯系不上她肯定十分著急。3天後,小敏開機後,二人決定先寫一條短信,內容不能讓家人過於擔心,還能讓家人把錢送到他們手裡。
最後,他們將短信內容確定為:『小敏在我手裡,如果想找到小敏,需匯款3000元錢,否則後果自負。』
25日,小敏用自己的手機把事先寫好的短信發送到弟弟的手機上。短信發出後,二人心裡一直忐忑不安,一方面擔心家人會特別著急,一方面又怕家人不相信,達不到『借錢』的目的。
小敏的弟弟看了短信後,還以為是姐姐和他開玩笑,便回了一條信息,詢問姐姐在哪兒,現在怎麼樣了。
小敏見短信沒起到作用,又把這條短信給弟弟發了幾遍。
第二天,小敏的弟弟便將此事告訴了母親,母親知道此事後,擔心女兒的安危,便來到讓胡路公安分局報案。
二人上演
一場『綁架』鬧劇
母親為了保證小敏的安全,決定先給信息中提供的賬戶匯款,以穩住綁架者,防止意外發生。
隨後,民警將這個郵政儲蓄賬戶進行了鎖定,並將匯款一事通過短信通知了綁架者。當天16時許,匯入賬戶的2000元錢在大慶市西澤郵政儲蓄被取走。
警方經過對銀行監控錄像的調取,並通過母親張女士的辨認,確認取錢者竟是女兒及其男友。
張女士發現是女兒所為後,打電話問小敏是怎麼回事。
小敏知道事情露餡後,向母親道出了實情,並向母親承認了錯誤,並表示以後不會再做這樣的傻事了。
對此,張女士非常懊悔,她覺得對女兒關心不夠,自己也有責任,於是她向警方求情,希望警方能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予以撤案。
據辦案民警介紹,目前,小敏及男友已經回家,警方人性化辦案,經過研究,不再追究他們的責任。
此事不僅對小敏及男友是個教訓,對廣大青少年也起到了警鍾長鳴的作用,希望不再發生這種愚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