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部署備春耕生產 要求搶農時上標准調結構防災害
2010-03-05 21:31:5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全省備春耕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東北網3月5日訊 (記者印蕾)全省備春耕生產電視電話會議5日召開,會議指出,全省備春耕生產總的要求是:狠抓搶農時、上標准、調結構、防災害等關鍵環節和關鍵措施落實,堅決實現『確保播種面積不減少,確保全部種在高產期,確保標准質量不降低』三個確保的目標,為全年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打下堅實基礎。副省長呂維峰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議要求,全省備春耕生產要突出四個重點:

  ——突出調整結構,擴大高產糧食作物面積。全省種植業結構調整要遵循穩定播種面積、優化結構增產、發展特色增收。今年,全省農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2億畝以上,其中糧食面積1.9億畝以上。糧食生產要堅定不移地增水稻、擴玉米、調大豆,全省要發展玉米7500萬畝、水稻4360萬畝,比上年分別增加200萬畝和400萬畝。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各地要堅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蔬菜、亞麻、烤煙、甜菜、花卉、食用菌、中藥材、西瓜、香瓜等高值高效經濟作物生產,做大產業規模,提高發展質量,增加農民收入。

  ——突出搶奪積溫,把各種作物都種在豐產期。早整地,全省要在4月10日前完成全部春整地任務。早扣棚,全省要在3月20—25日前完成水稻扣棚任務。早播種,南部玉米主產區4月30日左右結束播種,中部地區5月5日、北部地區5月10日左右結束播種。大豆中南部地區、北部和東部地區要分別在5月10日、15日前結束播種,切實把各種作物都種在豐產期。受冬季雪大融化慢、地溫低影響,馬鈴薯可適當晚播。

  ——突出堅持標准,提高備春耕生產科技含量。嚴把機械標准整地環節,各地要充分發揮近幾年新組建的農機作業合作社、農機大戶和農墾大機械的作用,實施標准化作業。嚴把精細精量播種環節,突出抓好使用良種、精量播種、增加密度。嚴把科學合理施肥環節,要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實行氮、磷、鉀肥按比例配方施入;要教育引導農民徹底改變『一炮轟』的施肥方式,防止乾旱造成燒種燒苗和後期脫肥現象發生。嚴把模式化栽培環節,要把高產創建貫穿春耕生產全過程,大力推廣玉米通透密植、水稻大棚超早育苗、大豆窄行密植、小麥保優節本和馬鈴薯大壟分層結實等高產栽培技術模式,提高標准化、模式化生產水平。

  ——突出抗災保種,確保一次播種奪全苗。要區分地域,西部旱區要增強抗旱播種水源保障能力;東、北部低窪易澇地區,要搞好土壤?情調查,抓緊組織機械、畜力排澇散?。要區分?情,土壤?情好的要擴大機播面積,實行機械精量保?播種;土壤濕度大的要實行催芽種,防止粉籽爛籽,保證安全出苗;?情差、旱情重的要全部實行坐濾水種,增加用水量,提高技術標准。要區分作物,旱田作物要合理安排播種順序,做到先播晚熟品種,後播中、早熟品種;先播崗地,後播窪地。水田生產要積極推廣旱整地和節水灌溉技術,實行泡田插秧一茬水和循環用水,大力推廣淺濕乾的節水灌溉技術,節約用水。水源緊張的水田區要按照先下游、後上游的原則,科學調度水源,確保水田用水需要和生產安全。

   

責任編輯:田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