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訊5日17時10分許,一陣急促的報警電話鈴聲,劃破了黑龍江省公安邊防總隊永和邊防派出所警營往日的寧靜:『永和邊防派出所嗎?我們乘坐大客車被困在林安村山口的上坡了,大雪封住了山路,車開不出去,車上還有老人和孩子。』
廢寢忘食趟大雪艱難行進去救援
時間就是生命,警情就是命令,派出所值班民警當即將這一情況報告給所長張建峰。此時,忙碌了一天的民警們剛剛端起飯碗,有的人吃了不到半碗飯。聽說有群眾遇到險情,大家不約而同丟下碗筷進入『備戰』狀態。
受連日降溫、低冷氣壓影響,3月5日,黑龍江省雞西市雞東縣普降大雪,積雪最厚達半米以上。5日下午,雪情逐漸減弱,卻刮起了大煙炮,造成部分鄉村道路雪阻。傍晚時分在轄區巡邏時張建峰所長發現,由於雪大、路滑、能見度極低,通往群眾求助地點林安村山口的山路,已經被『大煙炮』刮起來的大雪封堵,救援車輛根本無法開往現場。張建峰所長部署民警攜帶繩索、鐵?等工具,一邊清雪一邊徒步前往受困現場,救助受困群眾;同時積極與林安村聯系,希望村裡組織村民就近到現場援助。
頂著呼嘯的寒風,背負沈重的救援工具,張建峰所長帶著5位邊防民警向林安村山口趟著大雪艱難行進。盡管乾警們都穿著厚厚的軍大衣,然而零下30多度的嚴寒,加上不時撲面而來的『大煙炮』,讓他們體會到了步履維艱的含義。接近出事地點時,路上的雪有齊腰深,憑著平時對這一帶的路況了如指掌,官兵們依靠手工清雪,開出了一條前行的道路,經過近兩個小時的努力,官兵們終於到達現場。
被困群眾吃飽了邊防官兵餓肚子
寒夜裡,看到6位公安邊防官兵來到現場,受困群眾不自覺地鼓起掌來。經現場勘查,受困車輛共有5臺,客車一臺、轎車4臺。由於這裡處於山口,大雪將客車的4個車輪全部掩埋,4臺轎車有近半的車身埋在雪下,受困群眾15人,其中有6名孩子、一位老人。由於受阻天冷,客車無法打著火,車上的乘客又困又餓,老人和孩子更是凍得直打哆嗦。
看到這些,前期到達的所長張建峰和民警立即將身上的軍大衣給老人和孩子披上,同時給所裡打電話,讓增援的民警再准備一些大繩等工具送到救援現場。見警察叔叔前來救援,客車上受到驚嚇的小學生激動得反而哭了,民警們逐一給6名孩子的家長打電話,安慰他們不要擔心。有救援民警的貼心安慰,享受著民警分發的面包、火腿腸、礦泉水等食品,吃飽了肚子的受困群眾情緒漸漸安定下來,而此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奮戰,6位官兵早已飢腸轆轆,餓得渾身冒虛汗。
奮戰7小時,群眾、車輛終脫險
冒著『大煙炮』查看附近的地形,官兵們感受到了救援形勢的嚴峻。同樣因為來路被大雪封堵,村民救助的拖拉機等車輛根本靠不上前,依靠機械完成救援工作的預案根本無法順利實施。擺在張建峰所長面前的難題是:受困群眾多、救助車靠不上前、沒有大型清雪工具,要在這樣惡劣天氣下轉移群眾和受困車輛,只能用鐵?清雪、人力推車逐步推進的方式。
夜更深,救援現場『大煙炮』刮得更猛。張建峰所長操起鐵鍬,第一個走向黑夜中的山路,鏟除阻擋車輛的積雪。因風力強勁、積雪厚度將近一米,清雪進展緩慢,花費了一個多小時,官兵們輪流清雪,累的汗水早已濕透了軍大衣,纔將2臺轎車送到安全地帶。
發現因氣候惡劣造成清雪進度慢,張建峰所長決定,采取分批輸送的方式,派民警背著孩子、攙扶著老人,把受困群眾送往3公裡外的永慶村安置妥當。一批批受困群眾被送走了,前來支援的附近村屯農民受不了寒冷的侵襲,也三三兩兩回家了,風雪中,只有6位官兵一直在揮鍬鏟雪、用力推車,不斷地把受困車輛送到安全地帶,0時36分,當第5臺車被送出救援現場,6名官兵的棉衣、棉褲、軍大衣,都被汗水濕透。
經過7個多小時的奮戰,被困車輛、群眾脫險返回家中,疲憊不堪的民警嘴角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