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消費者權益保障這個話題成為熱議話題,筆者在佳木斯市消費者協會了解到,隨著市民消費結構和消費意識的變化,消費投訴的內容也發生了新變化,開始有市民投訴月嫂服務質量,要求無德商家道歉等新問題。
投訴重點:只要求說『對不起』
投訴案例:近日市民周先生與親友到市區一家火鍋店用餐,用餐過程中周先生點了四盤羊肉,可在結賬時周先生感覺賬單不對,將羊肉算成六盤,為此他將多支付36元。
周先生要求服務員重新將賬算一下,服務員出去算了一下賬後返回來堅持說周先生吃了六盤羊肉。周先生指著桌上的盤子表示,只有四個盤子為何要收六盤的錢。在周先生的堅持下,服務員減去了兩盤羊肉的錢。周先生要求服務員為自己的失誤道歉。可服務員就是不道歉,周先生找火鍋店經理,可工作人員表示經理外出未在家。
怒火未消的周先生來到佳木斯市消費者協會投訴,不要求經濟賠償,只要求火鍋店向自己道歉。經過消協工作人員協調,該火鍋店經理認識到了工作失誤,並誠懇地向周先生說對不起,直到這時周先生的氣纔消。
維權點評:佳木斯消費者協會投訴部呂桂萍部長說,賬單算錯了不要緊,但要尊重消費者,及時向消費者致歉承認經營管理中的不足。同時還有許多市民去飯店就餐後經常不注意賬單,不管多少錢都照付,而有少數的商家利用一部分顧客大大咧咧的心理而暗中多收費。消費者能夠主動要求商家道歉,說明消費者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
投訴重點:星級月嫂
投訴案例:市民鄭女士今年1月份生小孩,在生育之前,她到向陽區一家政公司僱了一名月嫂,得知月嫂是按照星級標准為客戶服務的,她挑選了一名星級最高的月嫂,每月費用達3000元。
孩子出生不久,鄭女士發現新生兒身上出現的黃疸始終不退,她向月嫂請教,月嫂幫著分析說因為鄭女士每天吃的水果中有橘子,是哺乳導致的。孩子滿月時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孩子身體發黃是病理現象,需要住院觀察治療。孩子住了10多天院,鄭女士為此付出2000元的醫療費。
回到家後鄭女士覺得當時月嫂誤導了自己,花這麼多錢聘請的月嫂連孩子這麼明顯的疾病都辨別不清,鄭女士找到家政公司討說法,在沒有得到滿意答復後向消協投訴。
維權點評:呂桂萍部長說,月嫂這一行業越來越受准媽媽的歡迎。但需要提醒廣大的准媽媽在與家政公司簽訂聘用月嫂合同時一定不要草草了事,更不能全部按照家政公司提供的格式合同進行填寫。應該將維護自身利益的一些細節問題充分考慮到並列入合同,更不能相信家政公司的口頭承諾,以免出現問題後因缺乏有效證據而出現維權困難。
投訴重點:強加住宅面積
投訴案例:1月份,在佳東居住的兩位老人來到市消協反映,數年前佳東有開發單位將一座辦公樓改造成住宅樓,兩位老人於2008年各購買改造後的住宅樓一個房間,房間居住面積不到30平方米。
今年一月份開發單位說是給兩位老人所住的房間辦理房照,但需要老人各補交房間兩平方的房款,各需要兩千餘元。老人想不明白,已經住了兩年了纔說面積不對,當初買房子時為何不說呀,他們對開發單位這種做法十分氣憤,來到市消協諮詢。
維權點評:呂桂萍部長說,因質量等問題住戶與開發單位引發不少爭端,而像這種強加住宅面積的還不多見。針對兩位老人的質疑,老人可以到具有房屋測算鑒定資質的專業單位要求對房屋的面積進行重新鑒定和測算,如果能夠確定多出的兩平方面積是開發單位強加給他們的,他們應該依據具有法律效力的測定結果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