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女孩

老父

求職者
東北網3月12日訊 求職大集,摩肩接踵。在求職的人潮中,那一雙雙專注、渴望的眼神令人難忘。無需對視,人們會讀懂你們心中的訴求。
迫切:老農背著半個家找活
清晨,家住賓縣的何永富再次打好行李出發,此時,扛在他肩上的不再是個包裹,而是老何的半個身家。53歲的他,又要開始在大集裡的尋活之旅。今年大工程多,自己有多年的施工經驗,一定能找到個好活,在老何的語言裡,記者看到了一個年過半百的農民工迫切的目光,目光的背後透著一股子堅持。
自信:4小伙組團面試成功
『切削性操作有哪些?』『鏨削、鋸削、銼削、攻螺紋、套螺紋……』在平房區科德威冶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招聘臺前,4位應聘的小伙子面對『考官』的詢問,對答如流。
這4個年輕人都是哈爾濱技師學院第四分院即將畢業的學生,負責面試的『考官』就是公司的負責人姜廠長,他對於4位小伙子的專業知識很滿意。姜廠長說,他來招聘就是想給企業注入『新鮮血液』,正是這4個小伙子自信的目光征服了他。
鼓勵:兒求職老父場外壓陣
頭發花白的於老先生站在求職人群中格外顯眼,與其他人不同,他是陪孩子來參加大集的,說是陪著,卻不進場。
招聘大集還沒正式開始,老人就鼓勵孩子進場練兵去了。老人囑咐兒子將有意向的用工單位信息記下來,再多與招聘者聊聊,爭取給對方留下深刻印象。一起來了卻不進去,老人說,總在父母的照顧下孩子長不大。
尋找:辛苦我一個帶崗回村
道裡區新農鎮新農鄉農民就業協管員王貴山一邊在招聘信息上尋找合適的崗位,一邊認真地抄寫用工信息。
王貴山說,鄉親們委托他參加招聘大集,將用工信息帶回去。新農鄉農民比較擅長土木建築,他們更想參與地鐵改造、道路施工等大項目的建設。目前,鄉裡已經有50多人到哈西大項目施工工地打工。這次招聘大集上,他和一家天津企業簽訂了意向性協議,打算給大家帶回輸出勞務的用工信息,爭取到天津打工的機會。
信任:山東女孩下火車奔大集
昨天早上,等待參加招聘大集的眾多農民工中,一位紅衣白帽的女孩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她背著一個大背包、臉凍得紅紅的、正翹首向裡張望……『我是山東人,剛剛下火車。』26歲的孫晶晶眼裡充滿期待與信任。
常聽在哈市打工的朋友說,哈市工資高,求職機會多,因此,孫晶晶一直留意哈市的招聘信息,當她在網上了解到即將舉行『第二屆哈爾濱農民工求職大集』,立即買了火車票直奔東北。
『包吃住,月薪千元就可以!』孫晶晶告訴記者,她只有小學文化,希望找一份能學一技之長的活兒。
11時許,孫晶晶選定了一家食品企業的『生產線操作工』,並准備下午到用工企業參加面試。
欣喜:速效對接電話傳喜訊
『我找到工作了,你趕緊來吧!』來自呼蘭區的王志遠興奮地在現場給妻子打電話報喜,這通電話自此揭開了大集裡速效對接的序幕。
今年49歲的王志遠坦言,自己對工作要求不高,在車間工作,月薪1500元左右就行。正是這樣的低姿態,讓他在農民工大集上,有了更多機會,因此纔能讓記者也收獲了同樣的欣喜。
編後:
在人頭攢動的現場,我們捕捉到了許許多多眼神:父親遠遠站在角落裡,望著孩子鼓勵的眼神;年邁老人陪在孫子身邊焦急的眼神;不遠千裡趕來求職,充滿信任的眼神;初出茅廬、稚氣未脫卻又充滿自信的眼神;帶著眾望而來,尋找的眼神;找到工作欣喜的眼神,當然,也有失望的眼神……
當我們試著去讀懂每道眼神時,纔發覺,那道道眼神傳達出的是信任與渴望———這裡沒有黑中介,沒有欺詐,是真真正正為農民工求職服務的平臺;渴望在這裡尋找到一份收入穩、稱心意的工作,讓日子過得更舒心。
這裡,我們衷心祝願農民工朋友在本次招聘大集找到令自己滿意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