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6日訊 (衣曉峰 梁民琳 記者杜筱) 黑龍江省今年將合理調整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使統籌區域內農民政策性住院補償比例達到60%,並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全部納入省內新農合《用藥目錄》的報銷范疇。同時,要求各統籌地區農民參合率達到98%以上,籌資標准最低提高到人均150元。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2010年全省農村衛生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黑龍江省衛生廳明確要求進一步減輕農民群眾看病負擔,在加大住院補償比例的同時,擴大門診統籌的范圍,確定門診統籌基金的比例和補償方案,引導參合農民更好地利用門診服務。今年起,黑龍江省鼓勵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繼續使用適宜技術、適宜設備和基本藥物;同時認真總結分析近幾年新農合運行情況,科學測算和合理調整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使統籌區域內農民政策性住院補償比例達到60%,較2009年提高5個百分點。
據了解,2009年黑龍江省新農合參合人口達1370萬人,參合率為95.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7個百分點,共計籌資13.9億元,全年補償758.8萬人,受益率達55.4%。今年全年,黑龍江省要求各統籌地區農民參合率達到98%以上,籌資標准最低提高到人均150元,有條件的地區可以適當增加政府補助和個人繳費水平。各地要結合當地農民純收入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封頂線,適當降低住院患者的起付線。在以往慢病補償的基礎上,探索門診大病的補償模式,讓大病報銷的比例高於門診統籌的比例。對連續參合的農民要在報銷比例上有所提高,原則上每年增加2%以上,5年一個循環。2010年,省、市級定點醫療機構還必須全部實施即時結報工作。
截止今年2月底前,黑龍江省已有42個縣區實施了基本藥物制度,達到1/3比例,至年底前將擴大到全省60%的縣區。要求各地將《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全部納入省內新農合《用藥目錄》的報銷范疇。同時,在建立並實行基本藥物制度過程中,還將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配備和使用制度,制定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和基本藥物處方集,規范基層醫生用藥行為,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用藥管理和處方審核制度,並加強對基層醫療機構醫藥衛生人員的繼續教育與專業培訓,提高合理用藥水平,確保農民群眾獲得安全、有效和低成本的醫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