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沿江高樓擋住美景憋壞市民 建議:停批江邊建高樓
2010-04-02 10:44:1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日訊 『一江居中、兩岸繁榮』是哈爾濱市今年確定的城市整體規劃,這使得松花江的保護、開發、建設再度引人關注。近日,民盟哈爾濱市委員會經過長期調研,正式提交了一份《關於加速松花江哈爾濱段人文生態景觀保護與開發》的提案。提案指出沿江景觀開發目前存在高層建築遮擋美景、沿江山林被砍,水土流失嚴重,景觀建設忽略動植物生存特點問題,呼吁哈市在開發建設沿江景觀時要兼顧生態環境保護。

  高樓遮風擋景

  民盟哈爾濱市委員會經過大量調研指出,近年來,在松花江哈爾濱主城區江南岸陸續有哈公館、麗水華庭、觀江國際、東昇江畔等一批超高層高檔住宅拔地而起,還有一批正在建設或規劃中。沿江大規模、高密度的高層建築把剛剛寬闊起來的松花江又變成了一條狹窄的水道,失去了寬廣、一望無邊、一瀉千裡的昔日風采,同時也隔斷了市民欣賞江景的視野,希望相關部門停止審批沿江高層建築,多建綠化帶、開放式公共空間和具有公益性的建築。

  記者走訪時發現,松花江南岸二環路以北的沿江地帶,在建和已建成的高層樓盤,多數高度都在60米到100米之間(20層到30層),如同一個屏蔽,把松花江的美景遮擋得嚴嚴實實。

  哈爾濱師范大學的孫慕天教授表示,松花江是冰城夏都的肺,眾多高樓破壞了空氣的自然流動,勢必增加江南的酷熱和乾燥。

  沿江水土流失嚴重

  說起沿江水土流失問題,民盟哈爾濱市委員會調研處負責人張仁偉表示,這一現象在松花江下游賓縣境內的老山頭一帶尤為嚴重。山上樹木砍伐得所剩無幾,僅有的稀疏次生林被當地農民開墾的農田包圍。由於沒有森林植被保護,沿江山體塌方較多,不合理的采砂,采石更加劇了水土流失,致使市區以下江水變成黃泥顏色,兩岸自然景觀亟待提檔昇級。

  民盟哈市委建議,打造沿江生態景觀帶,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首先重點對老山頭一帶的山地實現退耕還林,種植能夠適應周邊環境的高大喬木,適當種植可增加當地農民收入的果樹,中草藥材等。在山頂還可適當修建一些涼亭雕像等人文景觀,增加沿途的可看性。同時在沿江平原地帶扦插柳條,種植蘆葦等親水植被,使之既能夠保持水土,又能夠達到美化環境,增加收入的作用。關閉沿江一線的采石場,將已經切削掉的山壁進行修整,打造成摩崖石刻。

  生物環境遭破壞

  據調查,松花江哈爾濱市區段共有19處灘地,動植物種類多樣,其中哺乳類有20餘種,鳥類多達200多種。由於缺乏養護、無序墾殖、過度放牧、私建濫建等,灘涂濕地自然屬性被破壞,直接影響到鳥類的生存環境。尤其在夏季,松花江沿岸水上公園附近新孵化出來的小青蛙在通過江邊向城區內的森林草地轉移時,遇到了高大光滑的路邊石阻礙,即便大青蛙也很難逾越,大量的青蛙堆積在路中央,被來往行人和自行車碾壓致死,即便幸存,遇到晴天也因無路可逃活活被烈日曬死。

  民盟哈市委強烈呼吁,哈市沿江景觀建設中要充分考慮各類動植物的生態特點,為它們構建適於生存、適於繁殖的優美環境。如,對江邊的道路能否考慮降低路邊石的高度,或者為小動物留一些通道等。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