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記者目擊哈爾濱地鐵施工現場 工程大學站已掘進114米
2010-04-07 13:39: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孟婷 劉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7日訊 記者近日走訪了哈市部分地鐵施工工地,看到不同站點的施工都在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有序地推進著。

  哈南站:一段拱架1200個焊點

  鋼筋拱架,是確保地鐵區間隧道支橕安全的重要基礎,這些基礎拱架由焊工將一根根鋼筋一個焊點一個焊點的組裝而成。地鐵隧道的一圈支橕需要6節鋼筋拱架,每一個焊點都是確保地鐵安全的『毛細血管』,而這每一節鋼筋拱架,電焊工需要焊接1200個焊點。地鐵施工的安全,就是從這個焊點開始的。

  哈爾濱南站是終點站學府路,也是地鐵一號線新增的兩個站點之一。5日上午,記者在地鐵一號線哈南站區間隧道施工現場看到,一身塵土的焊工於大衡戴著墨鏡,忙著焊接用於支橕地鐵隧道的鋼筋拱架,工作的空隙他告訴記者,『北京地鐵、沈陽地鐵都乾過,焊點不能馬虎,一個焊點出問題,整個拱架都可能受到影響。』現場區間施工隊長,中鐵十三局的陳極光告訴記者:『一個熟練焊接工人一天焊接的鋼筋拱架重量可達3噸左右。地鐵施工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我們從電焊工的一個焊點開始把關,從鋼筋變成拱架,在安裝到區間隧道,一直到區間隧道的混凝土支橕,安全檢查程序多達10次左右,這些都是為了確保地鐵隧道安全。』

  教化站:每天最多掘進1.5米

  地鐵教化站是哈市地鐵一號線唯一一座采用暗挖法的車站。暗挖法同比其他施工法能夠節省空間,減少對交通的影響,但安全責任卻最大。記者5日在地下16米的教化站施工現場看到,兩名安全檢查人員正在用儀器抽查已經完成的隧道支橕,查看水泥土支橕是否發生變形,是否有泥土脫落。現場負責施工的中鐵二十二局李書記告訴記者,這樣的抽查隨時都要進行,因為暗挖法最怕的是坍塌。

  在教化站施工,對施工單位威脅最大的有兩種情況:以往路面施工挖掘後的『回填土』和原有管網、管線的滲水。任何一種情況都可能是土方坍塌的隱患,為此他們每天最多挖掘1.5米,嚴格控制挖掘進度,隨時對土層進行監控,並通過『梅花樁』的形式,向挖掘後的隧道壁注入混凝土,確保隧道整體安全。

  工程大學站:隧道已經掘進114米

  地鐵工程大學站是哈市首個進行盾構機掘進的地鐵區間隧道,從地鐵工程大學站向太平橋車站方向掘進。中鐵八局技術主管韋傳禮介紹,盾構是地鐵區間隧道建設過程中最先進,安全性較高的施工工法,但從車站開始掘進的100米比較重要。位於車站的隧道口,其受力多方向的,比較復雜,在這個過程中,還要根據現場土壤、水層、沙層等情況不斷調整盾構機的參數,挖掘速度、土層壓力、出土量、同步注漿量等。在盾構的過程中,還要隨時監測區間隧道上方地標的沈降或昇高,調整盾構機的挖掘姿態,確保符合隧道中心線等。一臺盾構機需要三名專業司機輪流操作,這些司機都曾經在國外接受培訓,配合每名盾構機司機工作的一個班有20餘名工人。司機根據土層情況隨時調整盾構機的數據。安全監測人員責在24小時對每一個工作步驟進行復測。

  目前工程大學車站區間隧道已掘進114米,每天出土3500立方米左右,渡過了『安全100米』。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