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詐騙手段頻翻新 市民接到短信冒充銀行騙密碼(圖)
2010-04-07 16:06:2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楊霄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7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各大銀行都推出了賬戶變動短信提醒業務,使市民能第一時間獲得自己銀行賬戶資金變動,防止資金流失,不少市民都定制了該業務。然而記者發現,心懷叵測的人也搭上了『這趟車』實行短信騙局。近日,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1日上午他收到的一條短信著實讓他嚇了一跳:我行已成功從您卡中劃走1200元,請注意還款日期。詳情:4006068979,落款是中國建設銀行。鎮定後王先生纔想明白,自己並沒有在建設銀行辦理過銀行卡,他馬上意識到這可能是個騙局。

  無獨有偶,市民遲女士最近也收到了『建行』的短信。遲女士與王先生手機號碼均屬同一通訊公司。記者看到,遲女士接收到的短信內容與王先生完全一致,時間也是同一時間:09:31,很顯然短信是群發的。發送號碼是158xxxx1913,記者通過網絡查詢,該手機號碼所屬地為廣東省東莞市。

  記者按照短信上標注的諮詢電話打過去。電話那頭傳來一位南方口音的女子聲音:『這裡是中國建設銀行。』女子在簡短詢問了記者姓名、手機號碼等基本信息後迅速切入主題,向記者索要銀行卡號和密碼,並補充道:要密碼是為了查看銀行卡在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導致資金流失,以便快速幫你解決問題。當記者表示銀行卡現在不在手邊,可不可以明天帶著身份證與卡一並拿到營業廳找你,對方立刻掛斷了電話,記者重撥數次,均無人應答。記者通過網絡了解到,在河南、安徽、廣東等省份這類短信騙局已經多次出現,署名銀行都是國內知名金融機構,有些市民一天當中收到4、5條來自不同銀行的信息。發出短信的號碼多是外地號碼,留下的卻是本地的聯系號碼或信息服務熱線,通過轉接的方式引人上當。詐騙者的目的是利用個別用戶的疏漏與輕信,騙取客戶的姓名和密碼,以盜取用戶銀行卡上的資金。

  中國建設銀行哈爾濱分行工作人員表示,只有建行用戶申請了銀行卡賬戶變動信息告知業務,或成為金卡客戶後,銀行纔會發送即時短信。從信息內容上看,我行發出的信息會顯示您所持的建設銀行卡的後4位數字。發送信息的號碼統一為95533,不會用手機號碼發出。而且不會留下任何諮詢電話。

  中國移動哈爾濱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遇到這種非95開頭的銀行卡短信通知,消費者不要理睬,因為國內主要銀行客服熱線均為95開頭的5位數,比如工商銀行95588、中國銀行95566、建設銀行95533、中國銀聯95516等。其次,用戶可以上網查詢短信發出的手機地址,如果是外地手機發出,肯定是騙局。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發短信的形式對該號碼向移動公司進行舉報,移動公司會對號碼進行屏蔽。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