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4月8日訊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齊市一些餐館、酒吧、練歌廳等餐飲娛樂場所發現,目前齊市餐飲服務業用工仍很吃緊。
餐飲業出現用工缺口
今年春節過後,齊市餐飲服務業迅速進入生意旺季,可與此同時,節後乍現的服務員『用工吃緊』卻讓許多餐飲業老板如坐針氈。
3月24、26兩日,記者來到齊市勞務市場,發現許多餐飲服務業前來搶工。在齊市某較大酒店的招聘攤位前,記者看到招工啟事上寫著『本酒店招聘餐飲部服務員20名,客房服務員10名,待遇從優。』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見人靠近就熱情地詢問。招聘人員說,18歲到25歲的女性,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沒有傳染病就行。在另一賓館的招聘攤位前,記者也看到了同樣的招聘啟事,僅飯店服務員就要招20名。
『年前我們僱用的服務員有七八名都回家過年了,到現在只回來二個,估計其他的也不回來了。為了吸引服務員到我們這兒工作,我們開出了比往年優厚得多的條件。可是春節後來參加幾次招聘會了,還是招不來人。』一家練歌廳的老板告訴記者。
某酒店的一位行政負責人也直叫苦:『往年正月十五前我們基本上能把人招齊了,可今年不知道怎麼回事,服務員就是招不上來,生意忙起來是真讓人著急。』
記者在招聘會現場看到,多數賓館飯店都在為招不到服務員而犯愁。
服務員『缺工』現象探源
為了解齊市餐飲服務業服務員緊缺的原因,記者采訪了市勞動職業介紹中心的相關負責人。
原因一:外地企業爭搶齊市勞工。『一些外地企業用工環境的改善,使更多的人願意外出打工,不願意再從事服務員這一行業。』這位負責人說。過去一些外地用工企業的待遇並不是很好,許多人不肯走出家門到外地謀生,加上沒有特殊的技能,從而選擇了齊市的服務行業。然而近兩年全國用工環境改善後,外地的招工優勢顯示出來。與此同時,南方許多城市在遭遇『用工荒』後普遍提高了用工待遇。盡管這兩年齊市服務行業的工資也在不斷上漲,但由於南方原本經濟發達,薪水上調後對齊市一些打工者的吸引力更強。
原因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農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增長。據分析,在齊市從事餐飲業的服務員大多是農村剩餘勞動力,如果一些餐飲業開出的工資低於農民純收入,一些人員就寧肯在家乾活也不願再外出務工。
『目前,外出打工人數增幅已開始減慢,這與農業稅、糧食直補等政策的實施不無關系,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所以外出打工的人員減少,這必然加劇用工緊張。』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幾年農村教育環境也得到改善,加之高校擴招,更多人願意接受高等教育,初中畢業生也可通過上技校掌握技術,所以提早出來打工的農民工數量較以前有了大幅的減少。據一些務工人員說,目前農村人口外出務工的盲目性較以往有所減少。據調查,新生代農民工年齡大約在18-25歲。與父輩相比,他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務農經歷較短,不再肩扛麻袋滿大街找活。他們職業期望值高,打工不再只是為了賺點錢、回家蓋房娶媳婦,而是有更高的目標。
原因三:職業流動性強。雖然餐飲業自身對大多數的服務員沒有學歷要求,但對年齡和性別的要求比較嚴格,超過25歲的女性很難再在這個行業繼續乾下去,有些單位甚至還有相貌要求,因此招聘范圍非常窄。
在采訪中,一位受聘者告訴記者,雖然自己沒有一技之長,但是也不願意從事服務員這個職業,原因就是感覺服務員乾不長久。除了個別特別優秀的服務員被提昇到領班、經理的位置乾得時間長一些外,一般服務員的平均服務周期都很短,有時並不是酒店將人辭了,而是員工自己感覺不適應這個工作主動辭職。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在年輕時可以從事這個行業,但年齡大了就會被服務市場所淘汰,由此導致了絕大多數飯店的服務員輪換得非常快,這更加劇了本來就緊缺的用工市場。
同時,對於很多人來說,進城打工選擇餐飲行業更多的是將飯店作為一個進城學手藝的跳板。來自泰來縣街基鎮的小盧告訴記者:『在飯店工作可以接觸很多人,我可以先適應一下社會,等有了部分積蓄和經驗後我就換工作。』
原因四:福利待遇較低。據介紹,除了傳統的偏見外,服務業的社會保障和福利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也是導致這一行業員工緊缺的重要原因。由於服務業的工作穩定性較差,社會保障措施也有欠缺,所以作為求職者,他們不願意選擇利益保障欠缺的行業。另外,對於餐飲服務業自身而言,發展速度極快,所以用工人員也呈現急速上昇的狀況。
『目前,齊市90%以上的飯店服務員來自農村,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越來越富裕,餐飲行業的工資收入對農民的吸引力越來越小,如果餐飲行業不盡快采取措施的話,今後「用工荒」的問題將更加嚴重』。這位負責人表示,要真正化解餐飲服務行業『用工荒』問題,還需要以長遠眼光建立一整套長期穩定的工資增長激勵機制;另外,政府部門和企業應加大對中低勞務人員的專業培訓投資,讓民工在工作中得到價值的不斷提昇。也應從社會保障、子女就讀等方面給予農民工應有的權利,讓他們對所工作的城市擁有一份『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