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路綠化效果圖
東北網4月8日訊 中山路綠化工程現已全面開工建設,其中兩處綠化樣板段已達到初步綠化設計效果。記者從中山路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指揮部(以下簡稱『現場指揮部』)了解到,中山路綠化工程預計哈洽會前完成。屆時,改造後的中山路綠化栽植品種將達40餘種,糖槭、榆樹、紫丁香、銀中楊將成骨乾樹種。此外,中山路首次嘗試栽植北歐喬木———金焰花紅。
由低至高立體綠化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中山路文昌橋路段看到,一處綠化樣板段內栽植的樹木已初具規模,從車行道至人行道方向,綠地內依次栽植雙層綠籬,垂榆、紅皮雲杉,榆樹、糖槭、銀中楊等,呈現出由低至高、階梯式立體綠化的格局。據現場指揮部綠化工程負責人劉海忠介紹,中山路綠化景觀建設將實行成片、連續的大規模綠化,改造後的綠化栽植品種由原有的30餘種將增至40餘種,其中紅皮雲杉、金焰花紅、偃伏萊木、鋪地柏等喬、灌木將在冬季呈現紅、綠相間的綠化效果,使冬季的中山路色彩不再單調。
糖槭樹貫穿改造路段
記者在中山路現場看到,綠地內靠近人行道一側栽植了一排糖槭樹。據了解,糖槭樹將栽植近千株,成為中山路骨乾樹種,貫穿中山路改造路段(永和街至珠江路路口)。同時,4000餘株紫丁香、近800株小葉丁香、900餘株連翹、近千株家榆、近千株銀中楊都將成為中山路骨乾樹種。劉海忠告訴記者,中山路原來沒有糖槭樹,最後確定黑龍江省黑河市附近的胸徑為15厘米左右的糖槭樹為中山路的行道樹。
同時,現場指揮部將原有分車帶內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銀中楊移栽至中山路新建綠地裡,形成四處組團的楊樹景觀林地,原地保留人行道綠地內長勢良好、無病蟲害的榆樹、丁香、榆葉梅等喬、灌木。此前,中山路樹木移植中保留了7229株喬、灌木。
首次栽植北歐喬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本次中山路綠化工程中,首次引進栽植了北歐喬木———金焰花紅。據劉海忠介紹,該樹種曾在沈陽作為行道樹樹種並大量種植,得到良好的效果,該樹種在哈爾濱市屬於首次在綠地內大量栽植。
據了解,金焰花紅原產於北歐,屬落葉喬木,樹乾挺直,樹高約10米,春季所發新枝、新葉為紫紅色,花為粉紅色,花蕾大而密,花期4至5月,果實呈亮紅色,掛果期長,可掛至冬季。抗寒性極強,適應性廣。有『早春觀花、秋天觀葉、冬季觀果』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