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一匡街改造要砍掉118棵老榆樹?專家請求刀下留樹
2010-04-09 11:02:07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萌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施工圍擋內的老樹。

  黑龍江新聞網訊 8日一早,家住哈爾濱市一匡街的張福成大爺急匆匆地給生活報打來電話反映,哈爾濱市文政街和一匡街將進行擴道施工,可在施工區域內還有118棵老榆樹,這些樹都有百年的歷史,很可能會被砍掉。

  現場老樹被圈在擴路區域

  8日,記者迅速趕到老動物園北側的一匡街施工現場。居民張大爺指著一眼望不到頭的粗大榆樹說:『這些樹是多少年前就有的,不能因為擴道就把這裡上百年的老樹毀掉啊。』

  老動物園北側原有鐵柵欄,這些樹就生長在鐵柵欄邊上。記者數了一下,在施工區域內共有榆樹118棵,除了榆樹還有其他種類的樹木27棵。在老樹的南側,藍色的施工圍擋已經安裝完畢,由施工圍擋和老動物園柵欄夾出的長約400米、寬約10米的狹長地帶都是施工的范圍。

  張大爺說,7日下午他看到老動物園北側豎起了施工圍擋,可是施工范圍內的植物還都沒做處理,這些植物如果被破壞那損失就大了。8日一早,張大爺起來一看,老動物園牆根下的幾株丁香不知什麼時候不見了蹤影,只剩下一個個土坑和殘留的樹根。這下,張大爺著急了。張大爺分析說:『老榆樹被圈在施工范圍內,現場卻看不到保護和移走的意圖,這些老榆樹離被砍掉的命運不遠了。』

  對此,哈市綠化業內人士分析說,大樹遷移需要一處敞開式的作業區域。一般而言,按照大樹移植技術規范的要求,要保證移植大樹成活,它的樹坨要達到胸徑的10倍,而現在的封閉圍擋和作業面根本達不到大樹移植的相關要求。

  張大爺拿出一條皮尺,為這些樹木量了一下胸徑,最粗的樹木胸徑達到75厘米,75厘米以下至35厘米的榆樹有70多棵。記者向有關專家進行了諮詢。據了解,胸徑達到75厘米的榆樹,樹齡應在150年左右,已經屬於古樹名木的保護范圍。


 

  聲音修路是好事但別毀樹

  按照哈市的路改規劃,處在同一條道路上的香坊區文政街和南崗區一匡街均在擴道改造范圍內。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文政街、一匡街道路拓寬改造計劃將現在僅有9米寬的車行道和兩側4米寬的老道改造成22米至27米的新道路,新道路在老動物園靠北側牆段要向牆內拓寬10米,這118棵老榆樹正是在這10米之內。

  隨後,記者又接到多個反映情況的電話。家住附近的許蘭秀告訴記者,不光是一匡街,文政街道路改造工程涉及的樹木也不少,修路擴路是件好事,居民們都十分支持,但應該先做好樹木的安置工作,再啟動工程,千萬別砍掉樹修路後再種樹。

  建議老樹可以當做行道樹

  張大爺告訴記者,保護這些老樹還有一個原因,它們都是老動物園留下的。

  據了解,哈爾濱老動物園於2004年整體搬遷,搬遷前老動物園內最多時曾有佔地37.25公頃的綠色園林。張大爺說:『原哈爾濱動物園曾是東北林業大學的實驗林場,1954年作為動物園對外開放,裡面曾有許多的珍貴樹種和百年老樹。老動物園搬走後,靠近原動物園柵欄的樹木因不影響園內的建築施工,所以,多數都被保留下來。』

  張大爺說:『實際上,最佳的方案是讓這批榆樹還留在原地,作為分車帶和行道樹。因為遷移會對樹木造成影響,如果必須遷走那就要找好安置地點,保證它們能夠存活,這樣的樹不好找了。』

  呼吁兩名專家請求刀下留樹

  就一匡街老樹是砍是留還是移植的問題,記者采訪了東北林業大學森林植物生態實驗室教授聶紹荃。今年78歲的聶教授告訴記者,這批樹建國前就存在了。

  聶教授介紹,7日,哈市城綠辦請包括他在內的三位專家到現場進行了論證,專家經過調查形成了兩點意見。一是,重新進行道路規劃,把這些老榆樹保存下來;二是,如果這些樹必須遷走,那麼最好就地安置,把它們移到哈工大科學園院內的空地上。

  與此同時,現場參與論證的黑龍江省林業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樹平呼吁,這片老榆樹是哈爾濱已經不多見的大徑基古樹,希望相關部門一定要在修好路的同時,善待這些老榆樹。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