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直橋上一段大坑連片的路面。東北網記者陳靜攝 |
![]() |
公共汽車駛過坑窪橋面。東北網記者陳靜攝 |
![]() |
南直路上,一臺面包車在大坑前緊急剎車。東北網記者陳靜攝 |
![]() |
大坑連片。東北網記者陳靜攝 |
![]() |
夜間橋面坑窪。東北網記者陳靜攝 |
9日14時50分許,記者從動力樂松廣場處駛上二環橋,途徑三大動力路、電塔街、南直路、東北新街、北新街、大新街、友誼路等路段,在河圖街上立交橋,沿橋行駛,經過和興路,回到樂松廣場後掉頭折回。19時30分許,行駛裡程80餘公裡,在二環環路(均在主路行駛)及立交橋雙向各繞行一圈。
樂松廣場立交橋:橋面雙向破損近40處
沿途記者觀察到,樂松廣場上方立交橋上下橋路段翻漿,坑槽較多,車行緩慢、顛簸不斷,橋面雙向破損近40處。三大動力路主路雙向分布60餘個大小破損。電機廠下橋口左側橋欄處有數米長翻漿帶。
電塔街:雙向路面破損較大
電塔街雙向路面破損較大,其中跨線橋前後情況嚴重。電塔街往三大動力路方向二環立交橋下橋處,有一面積較大的坑,再度上橋處右側有數米翻漿帶。電塔街往南直路方向路面,有較大破損、坑窪等50餘處。電塔街與南直路之間立交橋上,紅旗大街出口與哈成路出口之間,路面凸凹不平,給記者車輛造成較大顛簸的破損有10餘處。
南直路:大小坑窪100餘個
南直路雙向路面,由路面井口形成的大坑及圍繞井口出現的大而深的破損不時出現。15時30分,南直路往道外區方向,一處交通信號附近,一輛白色中型貨車打開雙閃燈停在一個大坑前幾米處,司機不時埋怨沒看見路中間這麼大的坑。南直路往南崗區方向到珠江路路口,經記者粗略計算,有大小坑窪100餘個。
南直路與東北新街之間的二環橋:大坑連片 越野路面
南直路與東北新街之間的二環橋,路面情況極差,從東北新街往南直路一側尤其嚴重。橋面大坑連片、坑槽不斷,來往重型車輛帶起陣陣塵土,有轎車司機向記者抱怨,車行此處『跟越野似的』。
東北新街---北新街---大新街:90餘處破損
東北新街哈爾濱港務局附近、及93號附近路面各有一個面積約數平方米的矩形大坑。東北新街雙向記者發現約30處破損,多由路面井口周邊塌陷形成。北新街雙向,記者看到20餘處破損,大新街雙向近40處。
友誼路:破損230餘處
友誼路雙向,記者看到的破損230餘處,往公路大橋方向略多。友誼宮門前附近,有一個井蓋嚴重破損。幾個破損較為集中的地點為,2路公共汽車終點路口、九站街路口、報業大廈附近。
和興路:破損數百處
從友誼路至和興路黑龍江省藝術職業學院方向,記者發現路面破損120餘處。反向,黑龍江省藝術職業學院經愛建到公路大橋客運站,發現70餘處。和興路雙向,東北林業大學、林業總院附近路段,路面翻漿、凸凹不平,記者看到較大破損共計百餘處。除路面井口周圍凹陷外,主路靠輔路一側路邊方形下水道口幾乎全部成為較深的坑,其中一個位於東北林業大學往哈爾濱師范大學方向上的下水道口旁,橫放了一個半人高、金屬質地的黑污了的路障,已經略微伸出白線。同一方向,樂松下橋口,主輔道交界處,存在較大面積翻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