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2日訊 想要更多的市民乘公交出行,需要的不僅僅是口頭倡導,更要提供一個舒適、方便、快捷的公交乘車環境。但記者采訪中發現,僅在等車時乘客就遇到不少障礙:有的公交車發車時間間隔長,十多分鍾來一趟;有的公交車隨意站外停靠,令乘客追著車跑。
等不起:部分公交車半小時來一輛
9日9時許,記者在道裡區河山街車站發現,經停此處的12、61、86、91、92路等公交車,只有12路、92路公交車四五分鍾來一趟;其餘線路間隔時間都很長,86路八九分鍾來一趟,61路平均10分鍾一趟,91路行車間隔達15分鍾。
長時間地等待,考驗的是乘客的忍耐力。記者采訪時發現,201、207、209路等公交車都存在等車時間長問題。8日10時許,記者等候207路車時,20分鍾也不見一輛。旁邊賣報的大姐說:『20分鍾不算啥,這車一般沒個三四十分鍾都來不了一輛。』
追不上:坐公交車靠『眼尖腿快』
不光等車難,有時車來了,乘客還得追著車跑一段。7日9時左右,記者在道外區太平橋車站看到,已不在此停靠的公交53、55路等線路原有站牌都沒變,這些公交車都停靠在距離該車站約100米外的一處新站點。兩個『孿生』站牌讓乘客真假難分,看到所等的車停在百米外,在原站點等車的乘客紛紛邁開雙腿跑步奔向新站登車,年老的乘客只能『望車興嘆』。
記者采訪發現,乘客『追車』,更多的是因為司機圖方便站外亂停引起的。8日9時左右,記者在公路大橋車站發現,88、346、215路等線路公交車分散停在河梁街至河洲街之間的哈藥路上,距站牌都有少則十幾米多則幾十米的距離,離站臺最遠的一輛88路甚至停在哈藥路與河洲街交口處,一些乘客見此急忙從站臺跑向車輛停靠處。由於路上行人較多,追車的乘客不時與迎面而來的行人相撞。一位沒追上車的乘客告訴記者:『這些車停靠位置都不固定,有時在站臺前邊,有時在後邊,誰都不知道在哪裡等,稍一疏忽就追不上。』旁邊一位女乘客說,有一次她等88路去江北,兩次都沒追上亂停公交,等車就花了40多分鍾。
9日10時許,在哈醫大二院站臺,因車輛隨意停靠,乘客上車全憑眼尖腿快。一位女乘客衝上104路後對同伴說:『多虧我眼尖!』
缺管理:『規范』仍停在紙上
不可否認,百姓公交出行難,原因有政府財力有限、投入不足引發的公交企業運營之難。但是,讓乘客乘上車前吃盡苦頭的上述現象,僅僅是投入不足所致嗎?一位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深表困惑:有些事情,需要大投資纔能大改善,可諸如『孿生』站牌、站外亂停等問題,只要有關管理部門監管到位、公交企業人本化經營、公交司機們規范執行就能避免。一位乘客說:『為什麼這些只要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卻成了久治不愈的頑疾?這些頑疾不解決,即使投入到位了、條件改善了,公交的吸引力也不會盡如人意。』
記者了解到,公交管理部門年年開展優質服務活動,今年1月份還啟動了『關注民生,讓百姓滿意出行』安全優質服務競賽活動,對公交運行、服務提出明確要求。一些市民表示,從實際暴露出的問題來看,不能不說活動流於形式、制度仍停留在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