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5日訊 記者從14日召開的全省抗低溫促春耕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當前全省春耕形勢十分嚴峻,冬雪大、氣溫低、整地慢、回暖晚、播種期拖後,氣象形勢超出了預想,並已形成了災害。據初步統計,4月12~13日的強降雪伴5~6級大風,造成了部分水稻、烤煙、蔬菜育苗棚室嚴重受損,已經播種出苗的作物遭受凍害,需毀種。
目前全省春耕生產所需資金已全部籌集到位,種、肥、膜、藥、油等各類農業生產資料下擺達八成,科技培訓和農機具檢修已經結束,水稻育苗、小麥播種抓緊進行,大田整地陸續展開。但進入3月份以來,連續低溫降雪,特別是12~13日我省遭遇到了罕見的大到暴雪極端氣象條件,給春耕生產帶來了諸多困難與問題。一是降水多、二是氣溫低、三是回暖晚。
去年11月到今年3月,全省中雪以上次數達22次,平均降水57毫米,比歷年同期多90%,三江平原地區平均降水為近50年以來歷史極值。特別是4月12~13日全省大范圍降雪,平均降雪厚度15厘米以上,部分地區達30厘米,同期歷史罕見。全省3月份平均氣溫比歷年同期低4℃,4月上旬平均氣溫為0℃,比歷年同期偏低2~3℃;目前氣溫仍在零度以下,全省氣溫回暖比歷年偏晚10~15天左右。
不利的氣象條件不僅導致全省小麥播種拖後,還造成整地春播延遲。正常年景,全省清明前麥播基本結束,同期大田春整地已經基本結束,大田播種由南到北陸續開始;但今年,全省最早的4月7日纔開始麥播,始終沒有掀潮。據農情統計,目前全省播種小麥不足10萬畝,僅佔計劃面積的2%,麥播任務有完不成的危險;目前全省春整地剛剛開始,整地播種進度延遲10天以上。特別是這次強降雪使得已經推遲的農時再次延遲,這將導致原有熟期的農作物品種不能正常成熟,將嚴重影響糧食產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