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 1983年4月17日,哈爾濱市發生了特大火災,導致700餘戶居民受災、2000餘人無家可歸。27年後的今天,哈市消防安全依然面臨著考驗。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部分加油站、商店、小飯店、倉買、老居民樓等,發現一些公共場所暗藏著嚴重的火災隱患。
加油站附近建起廢品站
道外區大新街與友誼路交匯處的濱州鐵路橋下,一些拉廢品的三輪車駛進橋下附近的大院中。院裡堆著廢舊書本、報紙等廢品,一個吸著煙的三輪車主將車中的廢品拿出稱重,還不停地將煙灰彈在堆著舊報紙的地面上。記者掃視該院,未見到任何防火設施,卻在一個小屋中看到了5個表面發黑的液化氣罐。記者從院中走出,看到離該院30米左右距離處有一座加油站。一位經常在附近遛彎的大爺擔心地說:『如果廢品站起火波及到加油站,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超齡老樓面臨防火考驗
連日來,記者先後走訪了道外區張包胡同16號、北頭道街31號、35號、靖宇街313號、南七道街274號等大院看到,院裡的『超齡老樓』存在亂堆雜物、無任何滅火設備等問題。昨日,記者來到道外區北頭道街35號院看到,大院的入口是一個寬僅有半米左右的甬道,消防車根本無法進入。院中的居民樓是一座三層老樓,由木質地板、天棚、樓梯等構成。記者在二樓看到,幾條電線互相交錯著,木地板和木天棚已經露了大洞,地板上堆放著易燃的木板、紙箱等雜物。
部分小飯店存消防隱患
日前,記者走訪了部分小飯店、小倉買看到,這些市民經常出入的場所消防設施卻成了空白。記者在道裡區建國二道街『菊園燒烤涮』飯店,但未在飯店內看到消防設施。在道外區北頭道街好好倉買內,消防設施也成了空白。
隨後,記者來到道外區瑪克威商廈,在商廈一層D區記者看到,一商戶將銷售的衣服掛在消火栓前,在二層B區的41號記者也看到此類情況。記者注意到,在瑪克威商廈內,有部分商戶的攤床及商品將消火栓團團圍住。記者了解到,消防栓應該放置於走廊或廳堂等公共的共享空間中,不得在其前方設置障礙物,避免影響消火栓門的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