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重鋪民生路半年又現翻漿 最深處比路面低10厘米
2010-04-20 09:22:4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立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0日訊『剛剛修好不到半年的道怎麼又翻漿了?』日前,市民岳桂英指著民生路部分翻漿路段對記者說。記者昨日走訪民生路文化街至文端街路段,共發現兩處較大面積的翻漿路面。據了解,民生路於2009年11月下旬纔重新鋪裝完成,時隔不到半年就出現了翻漿路面。

  昨日10時,記者在民生路與文化街附近看到,車行道中間一處50餘平方米的瀝青路面出現了翻漿,翻漿路面凹凸不平,翻漿最深處比路面低出近10厘米,坑窪的路面上露出了瀝青面層下的沙礫,經過過往車輛的碾軋,部分沙礫被帶出數十米,散落在街路上,過往車輛經過此處都需減速慢行。

  記者在文端街與民生路交口處看到,車行道中間也出現了一處40餘平方米的翻漿路面,部分較深的翻漿處被鋪上了步道板等進行了簡易處理。途經此處的車輛紛紛走『S』形避讓翻漿路段。家住民生路附近的市民岳桂英,每天都要經過民生路去上班,她說:『去年民生路封閉維修時,我還認為以後的民生路肯定是通暢平坦的,可纔跑了一冬天的好路,開春就又翻漿了,實在讓人覺得惋惜。』

  哈工大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馮德成表示:『地表水或地下水處理不好都容易導致道路翻漿。道路面層使用材料、工藝的抗水性、抗碾軋性好壞,直接影響道路的壽命。』關於施工時間,馮教授還指出,民生路鋪裝時間已經超過了常規工期,當地表溫度低於10℃時,道路維修就不應繼續施工了,而哈爾濱市11月份的天氣已經達到0℃以下,『超常規』施工、超荷載使用道路等,都是引起道路翻漿的原因。

  據了解,民生路是哈爾濱市南北走向與中山路平行的一條街路,是分流中山路車流的主要通道。該條市管道路直接影響著省政府區域的交通流量。受供熱管線聯網建設工程施工的影響,民生路(民生二道街至文化街)的交通於2009年10月10日起封閉,供熱管線聯網建設工程竣工後,市有關部門重新對道路進行了回填鋪裝,民生路於2009年11月20日後恢復通車。

  短評:新修的路為何只『活』半年?

  重現『青春』不到半年,民生路又露出了『五花臉』,翻漿的路面就像一道道傷疤烙在了民生路上,新路新傷讓市民看著既心疼又惋惜。政府投入重金,投入人力、物力,重新鋪裝不到半年的民生路又翻漿了,是天災,還是人禍?

  有市民發問:施工單位怎麼修的路?修道的質量標准在哪裡?誰又對道路質量進行了監管?哈爾濱的溫差、雨雪等因素注定影響道路的使用壽命,但這些因素不該是有關責任人推脫責任的理由。市民想知道,究竟誰該為這些『短命』的維修路負責?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