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1日訊 (梁耀國 記者 強銳)4月13日凌晨4時許,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在拜泉縣國富分電所響起。『自治工地現在全線停電,請速來幫助送電……』
原來,拜泉縣剛剛開工的首個農村城鎮化新社區——自治村『德潤社區』建築工地的電力分支線,被昨夜呼嘯了一夜的猛烈大風雪襲擊而出現『瞬間動作』,導致工地內箱式變電站DW15開關失壓脫扣,造成全工地停電。接到救援電話的國富供電所長李潤東迅速組織2名值班電工,頂著大雪寒風5分鍾趕到現場展開送電作業,爬杆登高、檢修測查、嫁接線路。他們的手凍僵了,風雪使他們睜開眼,可他們硬是堅持了半個小時,終於把電力故障排除,使工地恢復通電,避免了損失的發生。
據了解,德潤社區是拜泉縣今年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建設的自治村新社區規劃用地196畝,工程總投資9150萬元,擬計劃用三年時間撤並全村7個自然屯,組建一個中心村,建成16棟6層居民樓,居住面積61000平方米,可以入住700戶。為使工程早日上馬,拜泉縣電業局立足農電發展戰略,積極打造新電力,服務新農村,他們提前20多天就主動與政府部門聯系新建項目情況,組織局屬生產技術部、市場營銷部、設計室等相關部門召開碰頭會,並派出技術人員現場勘查、實地調研,制定了工程建設用電應急方案,特事特辦為新社區建設開闢『電力綠色通道』。通過采取現場辦公、上門服務的形式,現場辦理業擴報裝用電申請,實地勘查制定供電方案,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為之安裝送電。目前,以投運630KVA箱式變電站1臺,架設線路0.7公裡,所有項目操作,免收工時費1萬多元。
像這樣的例子,在拜泉縣的電業部門舉不勝舉。幾年來,他們立足打造『和諧電力』,全力服務新農村,在農村通村路、水庫、橋涵、建築工地建設等方面,常年投入電力戰線職工乾部300餘人,輸電、立杆、建網,下管線,冒酷暑、戰嚴寒,在重點工程上晝夜兼程,抓住安全生產這條主線,簡化辦點手續,一站式受理,強化優質服務。他們每年接受各種報修電話2000餘次,24小時開通的『95598』服務熱線,為城鄉群眾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粗略統計,他們每年為農村發展建設都可免收工時費、電源側設備和材料費等,折合人民幣50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