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1日訊 (梁耀國 記者 強銳)近一段時間以來,拜泉縣興農鎮進展村巨龍農業專業合作社裡就十分熱鬧:聚攏來的一些本村農民,他們都高高興興地辦理著把自家土地入到合作社的手續。
據進展村黨支部書記劉佔河說, 2009年全村入社5個自然屯235戶755人,分別佔全村戶數、人數的55%和41%。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入社耕地面積6890畝,合作社年收入達到1117.5萬元,人均收入14800元,是非入社農民收入的4.9倍。其中種植業收入420萬元,人均純收入5563元,非農收入697.5萬元,人均收入9238元。看到入社村民都嘗到了甜頭兒,一些原來思想保守的村民也提早紛紛加入,他們都說:『入社了,土地入股能分紅利,還能外出打工,很劃算呀!』
進展村從2008年組建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以來,兩年的運營,他們推進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面積,不斷吸納農戶入社,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入股自願、退股自由』的原則,制定了合作社章程,依法選舉產生了理事會、監事會。經營方式實行『七統一』,即:統一整地、統一計劃、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統一收獲、統一銷售、統一分配的運作方式,實現生產全過程的標准化。在生產投入上,生產所需資金按股份由社員直接向合作社交納,由合作社統一調度使用。在分配方式上,對入社社員設立帳戶,將個人投入資金、公積金和國家投入資金及社會捐助款項等量化到每個社員,采取按股分紅,實物分配,把大豆等農產品按股全部進行實物分配,並統一儲存在社內的糧食收購點中,農戶可以在一年之內隨時結算,靈活掌握價格。由於堅持用先進的經營理念管理合作社,入社村民實現了分工分業、多路進財,截至目前,全村入社勞動力僅選定45名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其他90%的富裕勞動力都創辦起二、三產業,有在村裡辦粉房、辦糧食收購點的、有發展養殖業的、有外阜轉移打工的,合作社的助力,他們的致富路越走越寬。進展村只是拜泉縣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發展的一個縮影兒。作為黑龍江省的農業大縣,拜泉縣立足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加快了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縣委書記姚猛高度重視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工作,多次在全縣大會上提出把它要作為發展現代農業重點的觀點,並親自組織和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大力推進了發展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工作。2009年初,全縣16個鄉鎮共組建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31個,入社農戶4035戶、15356人,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32萬畝。到2009年末全縣又新規劃組建57個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88個。
科學定位,選准發展方向
拜泉縣結合縣情,立足實際,把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作為主攻方向,推進土地規模經營健康有序發展。2008年在興農鎮進展村進行先行試點,在6屯組建了巨龍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堅持試點先行,穩步推進,注重質量,提高效益的原則,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全縣鋪開。巨龍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的農民以土地為資本,采取『七統一』運作方式,整合土地、資金、技術、機械等生產要素,吸納農戶44戶,規模經營土地面積1709畝。一個生產周期全屯實現土地收入95萬元、非農收入127萬元,實現人均收入13700元,為非入社農戶收入的3倍。2009年已發展到5個自然屯,入社農戶、規模經營土地面積實現『雙增加』。巨龍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的成功事例,得到了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在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做了經驗介紹,同時也成為引領全縣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發展的一面旗幟。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新聞媒體,廣泛宣傳其經驗與作法。並組織鄉村乾部、種田大戶深入合作社考察學習,通過算賬對比,現身說法,教育乾部,鼓舞農民,切實增強了農民入社的積極性,使合作社在保證質量效益的前提下擴大規模,2009年縣級重點扶持了18個合作社,全部實現了整屯推進,全縣31個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實現勞動力分工分業9394人,其中從事種植業1980人,外埠從事務工、經商、販運、客運等6176人,就地進行糧食收購、開辦粉房、畜禽養殖、創辦苗圃等二、三產業1238人。
加大投入,破解發展難題
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保障投入是關鍵。拜泉縣作為國家級重點扶持縣,克服財政資金緊張的壓力,多渠道籌措資金,拿出真金白銀重點扶持合作社發展。縣委書記、縣長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多次『跑省進市』,反映情況,匯報工作,並取得上級支持,2009年共向上級爭取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139萬元,其中用於發展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購機補貼資金289萬元。爭取扶貧開發互助資金300萬元,扶持10個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培育主導產業。縣財政克服資金壓力共為合作社投入資金922.1萬元,其中,投入資金900萬元,加上購機補貼共1189萬元,為18個縣級重點扶持的合作社各配置迪爾多功能整地機1臺、聯合收割機1臺、小四輪拖拉機2臺、精密播種機2臺;投入資金22.1萬元,為入社農戶全面提供了種植業保險。同時鄉村還采取自籌辦法解決資金難題,建設鋼架結構或磚瓦結構農業機械庫房31個、9920平方米。
拜泉縣還從農、林、水、產業化扶貧、信貸以及稅費減免等13個方面優先向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傾斜。做到整合項目資金,集中打捆使用;並鼓勵縣裡的農資企業與合作社簽訂訂單合同,由企業提供測土、信息等無償服務,並以低於市場價每噸200元的優惠價不計利息賒供化肥,以進價不計利息賒供種子和農藥,以每公斤高於商品糧大豆0.2元的價格加價收購並現金結算。2009年,企業與合作社簽訂訂單14.5萬畝,其中大豆良種回收合同8萬畝,定向為企業生產高油、高蛋白大豆2萬畝,其它糧食產品,也都直銷給糧食收購企業,確保最高價結算,有效規避了市場風險。
健全機制,保證發展質量
為保證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健康發展,拜泉縣建立健全了各項保障機制。他們將合作社建設目標任務層層分解,落到部門、鄉鎮和人頭,包鄉鎮縣級領導包組建、包項目、包資金,確保責任到位,統籌推進。將發展合作社的目標任務納入農業農村工作考核體系,並作為先進鄉鎮評選、乾部考察使用的必備條件,對效果顯著的鄉鎮采取以獎代投的方式進行鼓勵,對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給予重獎,2008年,對巨龍生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佔河一次性獎勵現金3萬元。同時,縣裡還制發了《拜泉縣農業專業合作社建設指導意見》、《拜泉縣土地規模經營工作意見》、《拜泉縣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工作手冊》、《拜泉縣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技術指導手冊》,用於指導農業生產專業合作社健康有序發展。如今該縣農業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了88個,入社土地面積達到53萬畝,全縣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32萬畝。到2012年全縣鋪開,規模經營面積將達到300萬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