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兒童消費前景好 合理消費需引導
2010-04-21 11:31:54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吳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黑河4月21日訊 4月10日是小張女兒兩周歲的生日,他們給孩子訂蛋糕,拍藝術照,買品牌服裝,去飯店訂餐慶祝生日,一天花銷千餘元。小張夫婦月工資4000元,僅孩子的一個生日就花掉了他們近三分之一的工資。記者在市區內走訪調查中發現,在現有的『四個祖父母—父親+母親—獨生子女』的模式下,家長對子女越來越重視,兒童消費市場的購買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小皇帝、小公主』們正帶動起一個擁有巨大『錢力』的消費市場。

  為孩子『不差錢』商家賺得盆滿缽盈

  在市內某兒童服飾專賣店中,一件兒童衣服動輒上百元,只要孩子試穿滿意,大部分夫婦都是眼不眨地花錢買下。一對正在為孩子購衣的夫婦告訴記者:『一家就一個孩子,我們不想讓孩子在物質上受到任何委屈,為了孩子,我們「不差錢」。』記者站在店旁觀察店內生意,僅僅1個半小時,店主就完成了4筆交易,粗略估計後的進賬金額近700元。

  在市區中央街一家知名嬰幼兒用品商店。店內,嬰幼兒營養品、嬰童床、兒童護膚品、玩具、圖書音像等一系列兒童用品琳琅滿目,一應俱全。店主介紹,現在的家長以『80』後為主,他們大多為獨生子女,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有著新穎的消費理念,在為孩子選購物品方面不在乎價格是否高,而在乎的是物品的質量。只要商品的質量有保障,他們很捨得消費。店內的商品適合3至6歲的學前兒童,擁有這部分年齡段兒童的家長,是最捨得在兒童物質商品上消費的群體,平常一天銷售額1000元左右,趕上節假日,可以突破2000元。

  教育消費為孩子的精神成長買單

  周末,在市內某小學二年級就讀的圓圓開始了她繁忙的周末生活。周六至周日兩天時間,她分別要去舞蹈班、書法班、英語班接受相應的培訓,她感覺周末比平時還要累。提起這些,圓圓的母親顯得很無奈:『看著孩子從這個班奔赴另一個班學習很累,我們也很心疼,圓圓每個月的課外學習費用近700元,佔家裡很大一部分支出,她們班同學都在外面學習,我現在不讓她學一項特長,她將來很有可能會埋怨我們。』圓圓所在的班級裡共有56名學生,參加課外輔導班、特長班的同學達到50人,有些同學還同時參加多個課外學習班。在我市,許多人看好兒童教育消費市場,於是各種各樣的學習班應運而生。

  記者走訪了幾家課外輔導班、特長班,了解到,英語、數學、物理等學習類輔導班中,群體式學習每人每月學費在300元左右,『一對一』輔導每堂課(兩小時)學費可達到30元,主要針對中學生群體。為了迎合家長希望孩子掌握一技之長的心理,各類特長班如雨後春筍般誕生,在教育消費市場上佔據一席之位。舞蹈班、書法班一類的特長班分為平時班和假期班,主要針對小學生群體,學費200元至360元不等,每個班級約30名學生。如今,學生的實習、培訓消費也成為家庭消費的重要一環。

  合理消費讓『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

  教育消費成為我市兒童消費市場的亮點,資深專家建議:如今,對子女的教育已不再局限於知識,如何讓孩子擁有超人一等的特長,以便將來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也是家長考慮的問題。部分家長應加強與子女的溝通,根據孩子的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切忌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導致半途而廢,白白浪費精力、財力。讓孩子在物質條件充裕的環境中成長是家長們的美好願望,但家長應合理引導兒童消費,從自身做起,戒奢侈、鋪張浪費行為,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避免孩子從小養成盲目追求品牌、花錢大手大腳的不良消費習慣,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

  在我市,兒童消費市場已初具規模,甚至還將影響到未來。為兒童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不僅是家長、更應是商家值得認真研究的問題,只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換位思考,了解他們實實在在的需求,纔能把兒童消費市場這塊蛋糕做大做強。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