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4月28日訊 盼呀,盼呀,鶴城終於要盼來『陽光』了!『不是太陽光,而是大熊貓「陽光」!』8歲的陳佳寧,急切地向媽媽解釋道。小佳寧一只手拉著媽媽,一只手撫摸著熊貓館的牌匾,給媽媽上課:『瞧,這就是叔叔阿姨為大熊貓修建的漂亮的家!』
心誠『金石開』
『百姓「足不出城」,就能看到大熊貓。』龍沙公園自去年8月,便積極與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取得聯系,要圓鶴城人的夢想,圓幾代公園人的夢想!『綜合性公園能飼養大熊貓嗎?』龍沙公園面對眾多質疑,斥資20萬餘元,將猴捨進行『棚改』,建起熊貓館。大熊貓嗜好飲水,熊貓館裡建水池;大熊貓喜歡游戲,熊貓館裡吊秋千,掛睡床;大熊貓喜歡走坡路,熊貓館裡搭木橋;熊貓館修建了通透的防彈玻璃窗,供游客全方位觀看。十多次的修繕改進,十餘次的積極聯絡,龍沙公園的執著精神,感動了中國大熊貓研究中心。今年3月,林業部大熊貓辦的4位專家蒞臨公園,嚴格考察,終於同意讓大熊貓踏上鶴城這片黑土。
空運營養餐
大熊貓最愛吃竹子。除了睡眠或短距離活動,大熊貓每天進食的時間長達14個小時。一只大熊貓每天進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體重的40%。大熊貓喜歡吃最有營養、含纖維素最少的嫩莖、嫩芽和竹筍部分。齊市沒有竹子,怎麼辦?龍沙公園按每天消耗100斤竹子估算,每周從四川空運兩次竹子。成立了由龍沙公園副主任白曉傑負責的飼養熊貓小組,小組由技術室、獸醫院和飼養員組成。技術室負責大熊貓每天的營養搭配,記錄大熊貓日常飲食、糞便和精神狀態等情況;獸醫院負責大熊貓的醫療保健;從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聘請的飼養員,與公園的兩名飼養員,齊心協力呵護好大熊貓。
![]() |
修繕一新的熊貓館等待『陽光』。 |
『希夢』換『陽光』
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曾要選送大熊貓『希夢』,『希夢』已經10多歲了,步入老年。大熊貓本來慵懶,年邁大熊貓更加不喜運動玩耍,這怎能讓鶴城百姓一睹大熊貓的風采呢?
龍沙公園又多次與四川臥龍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協調,終於讓『陽光』代替『希夢』。5歲的『陽光』『男孩』,體重100多公斤,體格健壯,正值活潑好動的頑童年紀。根據科學統計,有90%的雄性大熊貓不育,而『陽光』剛剛做了爸爸,這說明它的身體正處於最佳狀態。市民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看到大熊貓玩耍戲水、睡覺『吃飯』等憨態可掬的樣子。
大熊貓雖喜歡獨居,卻與小熊貓、浣熊處得來。龍沙公園還將從南京運送兩只小熊貓與『陽光』為伴,不讓『陽光』感覺孤獨,。
古苑迎『朝暉』
歷經近一年的努力准備,5月,鶴城就要迎來『陽光』。『我們不用只從書裡認識大熊貓,可以看見活靈活現的大熊貓了!』陳佳寧和他的小伙伴們,蹦蹦跳跳地對記者說。佳寧媽媽告訴記者:『在鶴城生活這麼多年,我也是第一次聽說大熊貓要來齊市了,這是我們所有鶴城人值得驕傲的大事!』聽說『陽光』要來,70多歲的王大爺激動地說:『這是我們老一輩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真是可遇而不可求啊!』
百年古苑,首迎熊貓。『熊貓熱』正在鶴城昇溫。鶴城百姓正翹首企盼『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