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今年改造棚戶區6萬戶 建300萬平方米住房
2010-04-29 16:22:37 來源:林城晚報  作者:呂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伊春4月29日訊 自2008年我市棚戶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棚戶區改造工作,把棚戶區改造作為保障性住房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民生工程的重點工作大力推進,並通過不斷探索開發改造新途徑,克服種種困難千方百計籌集資金,保證了棚戶區改造順利實施,讓人民群眾充分享受這項惠及百姓、改善民生的『民心工程』。今年,全市將力爭全年改造棚戶區6萬戶,開工建設300萬平方米住房,讓百姓圓安居夢想。

  在棚戶區改造中,市委、市政府根據全市棚戶區量大、生態建設任務重、城市基礎設施欠賬多和森林生態旅游正發展成為主要接續替代產業的實際,確定了力爭用5年的時間,將市域內23萬戶、1176萬平方米的棚戶區全部改造完畢的總體目標。將改善群眾居住條件與加強生態建設、提昇城市功能、發展旅游業等統籌起來謀篇布局,將向城鎮生態移民與城市基礎設施改造、社區功能建設及移民就業三步並作一步走,最大限度地發揮棚改的『杠杆效應』。在選址上,堅持急百姓之所急,對居住條件最艱苦、集中連片面積最大、涉及居民最多、要求改造呼聲最強烈的地段優先改造。在新房建設上,力求普通和經濟適用,堅持樓平結合,既保證建一些讓百姓住得起的房子,滿足近期安置的需要,又兼顧遠期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要。2009年,在我市遭遇春季沾河過界林火,夏季持續2個月陰雨的極端不利條件下,共完成棚戶區拆遷面積180萬平方米,開工建設272萬平方米。

  記者在市棚改部門了解到,要完成全市棚戶區改造任務,據初步估算,累計需要投入資金200多億元,由於林區職工收入普遍較低,生活積蓄少,大多數居民住房面積小,又存在建築材料漲價,技術隊伍難求,勞動力嚴重缺乏,基礎設施和城市配套問題亟待解決等問題,如果僅靠我市財力根本難以承受。為了破解資金難題,市委、市政府想方設法努力籌集,采取對上爭取國家補助一塊、省政府配套一塊、地方政府稅費減免一塊、林業企業自籌一塊、銀行貸一塊、市場開發補一塊、入住的棚戶區居民承擔一塊等多種辦法籌集資金。並針對所屬區局資金嚴重不足、企業棚改匹配資金缺口大的問題,市政府重點加大了爭取國家、省專項補助資金和銀行貸款的力度。 (下轉第四版)並先後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加大對棚戶區改造的扶持力度。棚改項目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人防結建費、消防設施建設費等8項稅費,使每平方米房屋造價平均降低350元,2009年,全市因減免費用政策性投入達5億多元。為保護棚戶區改造拆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市政府還出臺了《伊春市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拆遷補償相關政策規定(試行)》,並在居民拆遷回遷工作中,堅持群眾利益至上,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和政策,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堅持公平、公開、公正,堅持依法拆遷、有情拆遷,最大限度讓利於民。考慮到拆遷量大,周轉房緊張的情況,伊春區采取先建後拆、邊建邊拆的辦法,最大限度縮短居民居住周轉房時間,最大程度降低棚戶區改造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同時嚴把工程質量關,確保讓棚戶區居民住優質房、放心房和滿意房。

  今年市政府將棚戶區改造與其他重點工作統籌安排。一是與推動燒柴改革相結合。二是與林場所撤並相結合,除完成去年沒撤到位的23個場所之外,今年再撤並20個。三是在抓棚改的同時,充分考慮供暖、供水等設備的承載能力,同步抓好管網安裝、設備更新等相關配套設施建設,確保回遷居民住上暖房子,吃上放心水。

  另外,記者在伊春區棚改辦了解到,該區2008年拆遷建設的棚改工程動遷居民已陸續開始回遷;2009年拆遷的『泓盛北山花園』小區、細水公園南側『環城小區』棚改工程,今年五一將開工建設,預計今年底進行回遷;今年該區還將完成『五二三』育林小學南側、鐵路三角區和河西西貨場、南山從嘉賓飯店至南山公園、肉食加工廠南側、市防火中心南側、市第四醫院(原鐵路醫院)至鴻運大廈區域山邊、橋北伊春區經營所周邊、南環七公裡附近、區第八中學北側的棚戶區改造拆遷工作任務,屆時將有6300餘戶居民喜遷新居。

責任編輯:宋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