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第一次走進電影院是看《2012》,在被美國人的電影技術深深震撼了一把之後,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那真是我們的必然結局?之後的幾個月裡,透過網絡上一些人的瘋狂篤信,我明白了,人們懮慮的真正來源是我們的生存環境已經惡劣無比。
最近有一個詞兒很火熱:低碳生活。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更細化一點是注意節電、節水、節油、節氣,從生活的點滴做起。我願意將低碳生活理解為人們的覺醒,更願意把它看作是人類的集體自救。
低碳生活,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然而必須明了的是,當態度成為一種廣泛認同和執行守則,態度將帶來巨大的改變。
東北網4月30日訊,為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創建『三優』文明城市工程的號召,東北網倡導廣大網友:努力創造優美環境,切實改善城鄉面貌,打造美麗文明家鄉。同時,五一期間,東北網將面向廣大市民,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免費向市民發放環保購物袋,倡導低碳生活。
城市之美,不在於高樓林立,不在於燈紅酒綠,不在於熙熙攘攘,而在於優美的環境和文明的生存空間。發放免費環保購物袋,『物輕而態度重』。我們可以理解這一行動是一種倡議、一種鼓勵、一種帶動,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一種提醒,一種關於未來生存的嚴肅暗示,因為低碳生活和環保意識給我們帶來的將是人類最終極的生存保證和追求。更何況,環境優美、美麗文明的家鄉和家園,不正是我們一直向往的嗎?
網絡的力量是強大的,在這裡可以一聲唱和,風起雲湧。文明的力量是巨大的,文明讓人類擺脫了刀耕火種,天涯若比鄰。從網上走到網下,從虛擬走進現實,將低碳生活的理念實實在在的帶進普通市民的視野和生活,這是媒體的覺悟,也是媒體的良知,更是媒體行動力的體現。
生活有無數種可能,生存卻有著剛性的硬線。我們每一次善意的倡議,每一次執著的努力,也許不能立竿見影,但一定能帶來無聲的滋潤和普及,直到匯滴成海,浩浩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