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婚慶市場或將重洗牌 低價惡性競爭普遍
2010-05-05 08:50:00 來源:大慶日報網絡版  作者:王明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5日訊 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我市約有兩萬新人結婚,全市婚慶公司年營業額可達6000萬元。由於缺乏一定的行業規范,大慶市婚慶市場普遍存在低價低質惡性競爭。

  目前,百家初具規模的婚慶公司攜手共商婚慶產業鏈的貫穿整合問題,希望打造一個婚慶服務平臺,形成婚慶市場標准,細化婚慶服務權責,我市婚慶市場或將重新洗牌。

  婚慶蛋糕個頭大質量差

  大慶的婚慶市場不小,據市婚慶聯盟協會主席胡凱介紹,每年我市約有兩萬新人結婚,一般每對新人婚慶花費在3000元至1萬元不等。按照3000元的婚慶費用標准估算,全市婚慶公司年銷售額達六千萬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市大小婚慶公司約300家,平均算下來,每家一年約可獲得20萬元的市場份額。

  但是,由於目前我市婚慶市場准入門檻較低,有的所謂婚慶公司,只進點鮮花和一臺攝像設備,再僱個會說套話、懂些行規的司儀便開張了。

  記者在調查中也發現,目前我市很多婚慶公司無論是在規模還是在服務水平上,都遠遠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消費者對婚慶服務的滿意率不高。很多司儀沒有經過任何培訓,有的甚至喧賓奪主,著重介紹自己,將新人晾在一邊。這些不規范的經營者大量湧入婚慶市場,必將阻礙婚慶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這也正是我市婚慶產業未能做大做強的原因之一。

  胡凱告訴記者,由於婚慶思路不清晰,以前經常有新人選擇了西式婚禮的服飾和創意,而家中老人卻要求將婚禮布景裝飾成傳統的中國大紅,西式布景與中式服飾的混搭也較常見。現在,多數老人與新人都能達成共識,中、西式婚禮的界限也逐漸明晰,而這種意識的明晰,正說明市民對婚禮檔次與定位的認同,對於我市婚慶市場逐漸規范化也有一定的要求。

  婚慶產業鏈條有望重組

  婚慶消費市場帶動了包括婚姻介紹、婚慶公司、婚紗影樓等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十多年從業經驗的胡凱告訴記者,要想提高婚慶產品和服務質量,行業之間必須進行聯合,形成一個經濟產業鏈條。只有涉及婚慶產業的商家共享資源,圍繞新婚消費主題,以產品、服務為紐帶結成一種具有價值增值功能的合作關系鏈,纔能形成與需求相對等的結構。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有90多家婚慶公司為了掌握最前沿的創新理念,並向行業化、規模化發展,已經結成聯盟,定期組織人員到上海、成都等婚慶市場發展較成熟的地市學習,並將先進的婚慶理念和創新技術轉遞給同行,應用於本市。

  據了解,往年5月正是婚慶高峰,但今年出現了小淡季,大型婚慶公司一個月的預訂數在10份左右,小規模的婚慶店則出現零預訂。

  胡凱分析,當市場出現不穩定因素時,很多小規模婚慶公司就在市場的選擇中被淘汰了,這也印證了婚慶公司規模化規范化發展的必然方向。

  胡凱介紹,去年5月,國家出臺了相應條例,對婚慶市場中出現的攝像等糾紛進行了說明,以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目前,我市百家初具規模的婚慶公司正在商議婚慶產業鏈的整合問題,與民政局協商成立婚慶委員會的事宜,並將11月舉行的黑龍江省第二屆婚慶年會爭取到大慶。屆時,全省婚慶精英匯聚一堂,商議將婚慶產業鏈貫穿起來,形成一個婚慶服務平臺,婚慶市場標准會逐步形成,婚慶服務的權責細化程度也將進一步提高,婚慶市場必將朝著行業化方向重新洗牌。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