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俄界島黑瞎子島(資料圖) |
黑龍江新聞網訊 4月6日,撫遠縣黑瞎子島烏蘇大橋及引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通過專家評審,環保審批為項目的後續審批奠定了基礎。
黑瞎子島位於中俄邊界的黑、烏兩江交匯處,又稱撫遠三角洲,面積300多平方公裡。根據《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黑瞎子島西側靠近中國的一半島嶼歸中國所有,島嶼處於未開發的自然狀態。去年,國務院通過黑龍江省《關於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有關問題的請示》,要求突出生態保護、口岸通道、旅游休閑、商貿流通四大功能,把黑瞎子島建設成為生態良好、穩定安全、開放繁榮的對俄合作示范區。今年,黑瞎子島烏蘇大橋及引道工程項目迅速啟動,經過前期立項、可行性論證,完成了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工作。
4月2日,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及佳木斯市環境保護局環保專家頂風冒雪,來到撫遠縣烏蘇鎮,對黑瞎子島烏蘇大橋建設進行現場踏查。專家們實地查看了工程周圍涉及的植被、村莊、保護區等環境敏感目標分布狀況。
4月6日,在哈爾濱召開黑瞎子島烏蘇大橋及引道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技術評估會,省環境工程評估中心專家會同相關部門領導,行使『環保第一審批權』,項目環評正式通過了專家審查。黑瞎子島烏蘇大橋及引道工程的建設,可使中俄雙方通過大橋實現陸路連接,形成公路、鐵路、航空和水路運輸的立體式交通格局。同時,對撫遠口岸實現常年通關,開發建設黑瞎子島,發展中俄經貿合作都具有深遠意義。
目前,工程技術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開鑽試樁,進行封凍冰面上破冰鑽孔和焊接橋樁鋼筋骨架等基礎性工作。據黑瞎子島烏蘇大橋項目副總指揮趙繼鵬介紹,黑瞎子島烏蘇大橋跨越撫遠水道,總投資5.51億元,全長6.405公裡。大橋全長1600米,工期為三年,力爭兩年完工。主橋結構采用獨塔單鎖面斜拉橋,顏色體現中華民族底蘊的中國紅,塔身高110米,在地理位置上,中國『東方第一橋』成為地標性建築。
據悉,去年5月,《國務院關於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有關問題的批復》後,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進入了實質性階段。各項基礎工程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目前,護岸工程建設進展順利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今年1月,省政府投資7500萬元,由省水利廳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施工人員700多人上島,出動挖掘機44臺,裝載機30臺,開工建設了小河島和菊水島兩處護岸工程,總長度8100米,現已完成91%的工程量。黑瞎子島應急護岸工程共分7段,總長度25公裡,總投資2.13億元,工期分為兩年,計劃明年汛期前全部完工。在小河島和菊水島兩處護岸工程完工後,其餘烏蘇鎮、通江口、銀龍島和無名島等5處護岸工程今年冬季開工建設。
新聞鏈接:
規劃全景
功能定位:依據黑瞎子島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以保護為主實施有限度地開發,在滿足國防建設需求的基礎上,將島上我國面積70%規劃設立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將海拔相對較高、對生態體系影響較小的靠近中俄邊境線西側區域作為開發區,約佔島上我國面積的30%,規劃建設特色旅游休閑度假區、經貿核心區、行政管理服務區,其中包括遠期預留建設用地30平方公裡。
生態環境保護:黑瞎子島生態環境具有稀有性、原始性、脆弱性和涉外性的特點,開發利用要堅持生態優先、點狀開發,將開發建設寓於保護之中,全面實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
產業發展重點:發揮地緣、臨港和國家賦予的綜合保稅等方面的優勢,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通過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引進戰略投資者,島上大力發展對俄經貿和特色旅游等相關產業,依托撫遠縣發展進出口加工、特色種養、現代物流等綠色產業,推動撫遠三角洲地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培育全省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