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訊 『農民工子女剛來到學校時,以為城裡的學生和老師瞧不起他們,不願意跟城裡的孩子交朋友。』為此,哈市通鄉小學成立了專門針對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的輔導團隊,幫助孩子擺脫不安和自卑。小朱(化名)是通鄉小學三年級的學生。說起他,全校幾乎所有的老師同學都認識,因為他是出了名的『打架大王』。小朱來自單親家庭,跟父親從農村老家來哈市後,就到了通鄉小學。上學後,這個孩子在學校裡一直表現得很蠻橫,誰不小心碰了他,沒准就會被他揍一頓。就算誰看他一眼,他要覺得不對勁,也會上去欺負人家。
小朱的父親說,小朱在以前的學校裡是個懂事聽話的孩子,還是班級的班乾部。可自從轉到城裡上學後,這個孩子的性格就變得很暴躁。
據了解,哈市香坊區通鄉小學的700多名在校學生中,有70%的學生都是從農村來哈市打工的農民工的子女。
哈市香坊區通鄉小學校長劉會說,孩子們從農村到城市,的確需要改變很多,從自身的行為到內心的適應也都要經歷過程。為此,學校專門成立了針對農民工子女心理問題的輔導團隊,並每周開設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課程,幫助這群孩子逐步擺脫心理上的不安和自卑。
為此,劉會校長呼吁,城裡孩子的家長不要過分乾預孩子跟農村娃交往,另外對農民工子女心理教育僅依靠學校教育的力量還是遠遠不夠,還要發動家庭教育、社會等各方面的力量。
哈市香坊區教師進修學校德育部主任周龍認為,這些孩子無論是內向消極的行為還是極端對抗的暴力行為,都是一種自卑心理的表現,違背了孩子天真活潑的本性。在未成年人期間的這種自卑心理,如果不及時疏導,很容易形成錯誤的人生觀和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