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6日20時許,哈市機場高速路面出現塌陷。7日19時恢復通車。8日,機場高速路面塌陷事故仍在緊張處理中……對此,哈市市民紛紛表示:哈爾濱要打造一個現代化的大都市,市區和機場之間,不能像華山那樣只有一條路。為此,本報采訪了曾任哈爾濱機場高速公路工程技術總監、全國著名道橋專家李成棟。李成棟認為,不能把一個城市出行的交通命脈,像雞蛋那樣放在一個籃子裡,如果機場老道路況好的話,交通通暢,完全可以減少一些損失,由此可見,有了新道,老道也要做好替補。
分析:事故與連日降雨關系大
對於機場高速的塌陷,曾為哈爾濱機場高速公路工程技術總監的李成棟認為,哈爾濱連日降雨,為事故發生提供了氣候條件,而排水工程設計上的問題,即排水管從高速路穿過的位置在最低點不合適,再加上頂管對接的加固工作還未來得及進行,最終導致了塌陷的結果。
癥結:修老道與新道事故重合
城市道路,三分建,七分養。建新道,當然重要,但對既有道路的養護更加必要。對此,李成棟說,此次事故凸顯出了有關部門對於高速公路事故缺少應急預案,對備用公路維修養護不夠的問題。
據其介紹,為了防備高速公路的突發事故,一般都會保留一條備用公路。而機場老路就可作為機場高速的備用公路,但是這條公路從機場高速建成通車後,至少10年未進行過正經的維修養護。而這次因道裡區西部工業園區的發展需要進行大修,卻又正好與機場高速塌陷事故重合,未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建言:要重視老道的維修養護
李成棟告訴記者,道路建成後必須進行養護,有破損必須及時維修,否則第二年就會造成更大的破壞,持續幾年未進行維修,原來好好的道路也會變成泥漿路。『而我們現在的習慣作法是,新路修好了,老路基本就「廢」掉,這樣無疑會造成了巨大的浪費,且擔負著不可估量的城市交通癱瘓的風險。』
李成棟認為,忽視老道的維修,有資金上的問題,但更多是思想上根本不重視。老道除了可以作為新道的輔助交通,即替補道之外,老道還可以發揮聯系城市中心區和城郊之間的乾道作用。李成棟一再表示:建新路,修新橋是當務之急,對城市原有道路進行及時養護,同樣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