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5月8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曝光了手機收費的陷阱,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兩天來,許多哈爾濱市民紛紛來到營業廳打印自己的話費詳單,查找其中貓膩。該報道也引起了哈市工商部門的高度重視,從即日起哈市工商局消保處將對手機收費陷阱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對手機的生產銷售企業進行檢查,如果情節嚴重的,將吊銷營業執照。
冰城市民排隊查『貓膩』
手機『吃費』,許多市民都曾遭遇過類似的陷阱。看到央視的報道後,市民纔恍然大悟,原來從自己購買手機的那天起,就已經掉進了手機生產商預先設置的陷阱中。
近日,記者在哈市道裡區尚志大街上的一家營業廳裡看到,前來打印手機詳單的市民竟然排起了長隊。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兩天來打印詳單的市民比以往增加了很多。一位市民打印出詳單後自行核對,發現有兩個月自己稀裡糊涂地繳納了12元的服務費,該服務費每條3元,一共四條,『我從來就沒有要求增加其他的服務,這錢都不知道花在哪裡了,估計是被手機「吃」了。』
手機『吃費』掩人耳目
工商部門表示,生產和經營有內置收費菜單、安裝捆綁軟件、內置定時發送程序的手機,嚴重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損害了消費者財產安全、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
此外,根據相關規定,信息服務商在收到用戶服務申請後,要向用戶發送請求確認信息,信息中必須包括收費標准和收費方式,在收到用戶的確認反饋後,信息服務商纔能向用戶提供服務並相應計費,同時告知客戶增加服務項目成功,這種確認過程簡稱為『二次確認』。實際上,手機收費陷阱中,在消費者沒有確認的情況下,就被收費了。
嚴重違規將吊銷執照
根據《消法》規定,經營者生產、銷售的商品不符合保障財產安全要求的,可以按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責令停止銷售,沒收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從即日起,哈市工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處將進行手機市場專項整治,責令全市手機經營者,立即停止經營有內置收費菜單、安裝捆綁軟件、內置定時發送程序的手機。從即日起,繼續經營的,將依法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