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入春以來,黑龍江省持續低溫,降水偏多,全省水稻育苗期較常年拖後10?15天。水稻播種後又遇階段性降溫天氣,秧苗出苗慢,長勢弱,根系發育不良。持續低溫高濕的氣象條件,使我省個別地區的棚室已出現水稻苗床立枯病和綿腐病。
據全省各水稻主產區植保站、測報站5月4日?6日調查,尚志市水稻苗床立枯病平均發病棚室率為0.5%,發病株率為3%?4%;泰來縣平均發病棚室率及發病株率均在5%左右;訥河市平均發病棚室率2%?3%,發病株率4%?5%。尚志市、延壽縣水稻苗床綿腐病發病棚室率分別為1%、10% ,病株率均在1%左右。
目前,我省水稻苗床生育期大部分為一葉一心期,即將進入易感病的2葉1心?3葉期,苗床持續的低溫高濕,使秧苗長勢較弱,抗病性下降。如近期仍持續低溫降雨天氣,水稻苗床綿腐病有偏重發生趨勢。
為預防水稻苗床病害,專家為農民朋友提出了兩點防治建議:
一是對於水稻青、立枯病的預防。首先,要在秧苗一葉一心期,每平方米苗床施用30%惡霉靈或30%甲霜·惡霉靈3?4毫昇,兌水3公斤澆施,預防立枯病。其次,根據天氣情況,科學做好水稻苗床溫濕度管理,適時通風煉苗,提高秧苗素質。另外,已發生立枯病的苗床,要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可每平方米用30%惡霉靈·甲霜靈水劑1.5毫昇,或97%惡霉靈粉劑1克,也可用50%立枯淨可濕粉1?1.5克,兌水3昇澆灌。在使用惡·甲水劑噴施後要及時洗苗,防止藥劑燒苗。若秧苗3葉期後發生青枯病,應立即灌水上床,水層高度為苗高的2/3,有條件的應及早異地寄秧或插秧。
二是在防治水稻苗床綿腐病時,要控制苗床水分,提高地溫。苗床濕度過大可在苗床周圍挖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2葉期?3葉期要做好保溫防寒,如發現中心病株,應及時噴藥。可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1000倍液,或硫酸銅1000倍液,均勻噴施。此外,每667平方米撒施草木灰15公斤?25公斤,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