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3日訊 作為『醫改』重要的內容,哈爾濱市近年開始為社區居民建健康檔案。然而,記者在部分社區采訪發現,許多居民不知有健康檔案。一些健康檔案只是簡單錄入一些居民『戶口信息』,並未進行入戶調查。
健康檔案形同虛設
在撫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記者以居民的身份諮詢:父親因糖尿病住院,想將其住院的情況登記在健康檔案上。一位工作人員說,65歲以下居民,暫時不需任何登記。記者隨即又問,建檔調查時用不用家裡留人。該工作人員明確說,健康檔案不用入戶登記。記者又來到公路大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諮詢,工作人員直截了當地說,他們的健康檔案信息都是從戶口本上得來的個人信息,工作人員太少,根本不可能入戶調查。
某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抄戶口』建健康檔案是『常用』辦法。據了解,健康檔案涵蓋了生活習慣、以往病史、家族病史、現病史等,不僅有助於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患病住院時還是有效治療的重要依據。如果相關內容缺失,其實一點用處也沒有。
信息不全將受處罰
記者昨天從省衛生廳獲悉,《黑龍江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管理辦法》於日前出臺,其中明確2011年全省城鄉居民建檔率達100%,並對健康檔案的建立內容進行了明確的規定。
市衛生局基婦處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一些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過分關注建檔率,而忽視了內容。今年,哈爾濱市衛生部門將主抓社區衛生機構的服務,定期對轄區內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建檔情況進行抽檢,如發現不是『入戶』家訪得來的虛假檔案,衛生部門將扣除國家撥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相應經費,並將建檔情況列入當年的『績效考核』,對其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