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正值全省春耕生產最緊要關頭和最關鍵時刻,帶著對抗災保春種形勢的特別牽掛,12日一早,省長栗戰書從省政府出發,一路輕車簡從,來到哈爾濱市巴彥、木蘭兩縣,深入田間地頭,看?情,問農時、訪村民,實地檢查、指導和督促春耕生產,與隨行同志和基層乾部、群眾一起研究抗災保種工作。他反復強調,抗災保種是當前全省大局和重大政治任務,現在貽誤戰機,將會給今年農業增產增收造成不可估量、不可挽回的損失,奪取全年農業豐收將成為一句空話。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全力以赴、精心組織,因地制宜,多措並舉,堅決打贏抗災保種攻堅戰,為再奪全省農業豐收奠定堅實基礎。
入春以來,我省遭遇了歷史罕見的氣溫低、降水多、回暖慢、日照時數少等異常氣候,給春耕春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面對不利的氣候條件和嚴峻的春耕生產形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對抗低溫、戰冰雪、保春種進行了具體部署。省政府召開抗災保種緊急視頻會議,栗戰書省長先後兩次深入春耕生產一線進行督促指導,幫助基層解決春耕生產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各地和各有關部門也迅速行動起來,把春耕生產當做再奪全年農業豐收的硬仗來打,強力推進春播生產。目前,全省大田播種面積已達49.3%,肇州、肇源、安達等縣(市)率先完成任務,預計20日左右我省大田可搶播完畢。
面對今年春耕生產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哈爾濱市提出搶整地、搶播種、搶育苗,加強組織領導的『三搶、一加強』措施,快速推進春耕生產各項工作。巴彥縣迅速發動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乾部深入基層、逐級包扶,還組織了突擊隊、農業技術服務隊和青年志願者行動隊,抗災害、搶排澇、保春種、爭農時、奪全苗,全面掀起了春耕生產熱潮。截至目前,全縣播種玉米面積141萬畝,佔播種面積的62%。栗戰書一行首先來到西集鎮興旺村機械播種現場,走到正在緊張勞動的村民李靖跟前,詢問他『種了多少畝地?』『秋後收成會不會有影響?』『還有什麼困難?』李靖告訴省長,他種了32畝地,主要是玉米和大豆,種子都催芽了,可以搶回7天時間,後期合理催肥還可以搶回5~6天,基本不會影響收成。在松花江鄉民勝村周家崗屯玉米人工搶播現場和永常村玉米育苗現場,栗戰書向當地乾部、農技推廣人員和種植戶詳細了解如何解決低窪地塊排澇散?問題,詢問育秧大棚的造價以及農民的催芽播種情況,他叮囑大家說:『目前,耕地嚴重受澇,機械無法進行整地播種作業。實踐看,催芽是搶農時的有效措施,要動員乾部和農技人員入村入戶指導,把技術送到田間地頭,組織農民馬上進行玉米催芽,通過催芽育種、加覆地膜、育苗移栽等有效措施搶奪積溫,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大田播種任務。』
『農時就是產量,農時就是收入,農時就是效益。』一路走來,只見鄉鎮村屯緊緊抓住天氣放晴、氣溫回昇的有利時機,爭分奪秒搶播搶種。無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在山坡崗地,到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為提早育苗,木蘭縣柳河鎮柳河村水稻育苗小區共建起了86棟水稻大棚,經過1個多月的培育,水稻苗齡已達2葉1心,棚室內一片嫩綠,稻苗長勢喜人。栗戰書俯身走進大棚,實地查看苗情,詢問何時可以插秧。縣農技推廣中心陳萬春介紹說:『看現在水稻的秧苗長勢,估計再過一周左右就可以插秧了,每棟大棚可插播25-30畝,能搶回積溫200℃。』為不延誤農時,木蘭縣吉興鄉不等不靠,每天共出動機車300多臺,組織群眾1000多人,利用手動播種器進行人工播種。永勝村村民李金秀家的大棚內聚集了七八位農民,一起忙著往營養缽裡培土、點籽,准備進行缽體催芽。栗戰書熱情地同大家交談,鼓勵他們發揚親友互幫、鄰裡互助的好傳統,集中人力、物力,加快整地、播種進度。他同時強調:『隨著天氣放晴氣溫回昇,土壤條件適宜的地區要充分集中機械力量,搶播快種;不具備機播條件的,也要科學擺布時間,利用刨?、紮眼等方式進行人工播種,低窪地塊要適時准備育苗移栽,能搶一天是一天,能播一壟播一壟,能種一棵是一棵,確保全部播種豐產期。
在巴彥、木蘭期間,栗戰書還參觀、考察了哈爾濱健力精密機械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藍藝地毯集團有限公司和正在建設的巴彥縣國能生物發電項目,他希望地方黨委和政府要用好、用足、用活省委、省政府壯大縣域經濟的各項優惠政策,立足當地資源和產業基礎條件,招商引資上項目,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造福人民群眾。
省直有關部門和哈爾濱市政府負責同志等陪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