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6日訊 有關人士稱,夫妻常年冷戰、很少說話,一旦衝突時就會惡語相加……這種隱性的精神傷害成為傷害夫妻雙方及孩子的『三刃劍』,讓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痛在心裡』。
家庭冷暴力『異軍突起』 高知家庭佔多數
新《婚姻法》指出,『家庭暴力』的含義包括精神傷害,受到精神傷害同樣可到婦聯等部門投訴。隨著近年來反家庭暴力的宣傳,丈夫明目張膽地毆打妻子常會受到群眾的指責。因此,一些丈夫便采用了精神傷害這種更加隱蔽的手段對付妻子,如侮辱、冷落、言語刺激等,使冷暴力『異軍突起』。
據哈市心理諮詢中心統計:近半年由於受到『家庭冷暴力』而前來諮詢的市民成上昇趨勢,且五成以上的諮詢者為高知家庭。調查發現,一般的家庭暴力大多發生在文化層次不高、經濟條件不如意的家庭裡,而精神暴力卻頻頻出現在知識分子家庭。專家分析說,知識分子往往自尊心強、好面子,不善於宣泄和表達,但對感情和精神的要求卻比一般人更加細致,冷暴力所造成的精神傷害也就更加突出。
現代一些家庭中,夫妻雙方文化、知識水平都比較高,對傳統的暴力行為都比較克制,吵架時不會輕易打人或摔東西,而采取冷暴力這種消極應對的方式,經常采取『三不政策』:不說話、不理睬、不關心,即便說話,也經常是嘲笑、語言折磨。『我們幾乎每天都不說話,我有時想和他溝通,可是他卻一副冷冷的樣子,我的話根本就說不出來。如果再這樣下去,我的精神真的要崩潰了。』哈爾濱市一位遭遇冷暴力的中年女士王麗說,『肉體上的創傷可以花些時間去慢慢愈合,但心靈上的創傷即便花費了時間也不見得會愈合,而冷暴力給人們造成的就是心靈上的創傷。』夫妻間這樣的冷淡關系,已經在現代家庭中成為一種常見的生活方式,這就是家庭冷暴力。
家庭冷暴力有多種 精神虐待不容忽視
案例一:冷暴力是暴力的一種,其表現形式多為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傷害。『家庭冷暴力』多指夫妻雙方產生矛盾時,漠不關心對方,將語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懶於做家務等行為,家庭冷暴力實際上是一種精神虐待。
最近半年,家住哈市的羅女士很痛苦,結婚十幾年的丈夫對她的態度越來越冷淡,常常十天半月不說一句話。 『我們結婚前是大學同學,婚後感情很好,但幾年前不知為什麼老公回家後就像個陌生人,幾乎不和我說話,晚上睡覺也是分房睡。』羅女士說,在親友面前,丈夫會收斂一些,但一回到家,就沒有任何表情,『這樣的婚姻太痛苦了。』羅女士的案例是典型的家庭冷暴力。相關專家認為,冷暴力是把家庭矛盾的對抗由低級的身體虐待轉為高級的精神壓迫,把軀體對抗轉為心靈對抗,把明顯的衝突轉為隱蔽的對立。在經濟收入差、文化層次相對低的家庭,多以揮拳舞棍的方式解決家庭矛盾,而冷暴力多出現在高文化、高收入家庭,這與生活質量較高的家庭成員的自尊心強、好面子有很大關系。再加上此類人不善於宣泄和表達,對感情和精神的要求比一般人更細、更高,因此冷暴力所造成的精神傷害更加突出。
案例二:在外人眼裡,小雨的家庭讓人羡慕。小雨是雜志社的中層乾部,丈夫是一家大型企業的總工程師,女兒在重點小學讀書,我們還在郊外買了一套別墅,我和丈夫各自有一輛價格不菲的轎車。以前,小雨家離上班地點有點遠,丈夫每天下班後都會去接她。遇到生日或者結婚紀念日,丈夫還會買點小禮物讓小雨驚喜一下。後來他們經常因為一點瑣事吵架。有一次吵架,小雨可能過於憤怒,把丈夫心愛的紫砂茶壺摔了個粉碎,丈夫用那充滿蔑視的眼神瞟了她一眼,然後一字一頓地說『我真後悔娶了你這樣的女人』。第二天是小雨36歲生日,晚上下班回家後,他好像忘記了小雨的生日。從那一天起,失落和無助的情緒,開始籠罩著小雨的婚姻生活。那次吵架後,丈夫再也沒有對小雨有過一絲的親熱。每天下班回家,他吃完飯,便一個人躲到書房裡看書或上網,經常是半夜2點多纔上床睡覺。除了一些不得不說的話之外,丈夫很少跟我交流什麼,有時候,兩人一個星期都說不上10句話。那種看似無聲無息卻又時刻彌散在家庭中的冷氣氛,讓人充滿窒息感。
『冷暴力』難定性 一味忍讓更傷己
心理學家通過對北京、天津、武漢、長沙四大城市兩千多個家庭的調查,發現有93%的家庭對自己的婚姻質量不滿意,70%以上的家庭有過不同程度的『冷暴力』。家庭『冷暴力』不同於肢體暴力,取證難,界定難,定性更難,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約束,沒有有章可循的維權流程,婦聯等機關只能以協調為主。法律專家認為,對待家庭『冷暴力』最好不要從法律的角度約束,而應從道德的角度解決,因為這是夫妻間的『家務事』。外人一旦介入可能會激化矛盾甚至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
『發現婚姻問題自己無法解決,就應該早早尋求幫助。』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家庭都存在冷暴力現象,但尋求幫助者比例卻很少。藍女士就是一個例子,礙於面子不願意讓外人知道,因此這麼多年從沒向心理諮詢或婦聯等機構尋求幫助,身體暴力也就逐漸昇級成冷暴力。記者還了解到,因為法律中對冷暴力並沒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冷暴力』不同於肉體傷害,可以做傷情鑒定,因此冷暴力是更為『高級』的精神傷害。即便告上法庭,也因取證難、衡量難,而不好界定是非。因為法律都難以界定,所以婦女在遇到家庭冷暴力時,一定要勇敢面對,並懂得求助。相關專家提醒正在遭遇冷暴力的婦女,不要一味忍耐。由於冷暴力和身體暴力常常交叉,因此,當第一次發生家庭暴力時,就要認真對待並善於解決。通過交流,讓丈夫意識到這種錯誤做法的後果,否則,一旦丈夫陷入家庭暴力循環模式,就容易將暴力變成習慣。此外,當自己無法處理時,就要及時撥打婦聯、婦女研究會等公益熱線諮詢,必要時這些部門還會提供緊急救助。
婚姻家庭指導師提出建議:夫妻雙方不願說話,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交流,比如發個短信、寫封郵件,也可以把想與對方說的話寫在紙上;可以從孩子的學習、生活等方面逐步進行交流;作為受到壓迫的一方要學會讓自己快樂,不斷充實自己,提昇自我價值;在生活細節上關心對方等。此外,在結婚前要充分了解對方的成長背景,看看對方家裡有沒有家暴史,因為家暴是會『遺傳』的。尤其是年輕人,對待婚姻要嚴肅,不能任性妄為,否則問題出現後悔就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