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我省建設『平安龍江』 公眾公共安全感逐年提高
2010-05-17 23:28:4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文天心 米娜 譚迎春 米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共享『平安龍江』建設成果

  《決定》援引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到2012年,全省平安市、縣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公眾公共安全感保持在90%以上。

  平安是金、平安是福。 『平安龍江』的成果為全省廣大人民群眾所共享,受到群眾極大的擁護,平安建設是順民心、合民願的民生工程。據國家統計局駐黑龍江調查總隊的調查顯示,群眾對平安建設活動感到滿意的達到98.4%,表示願意參與平安建設活動的達到78.6%,表示有公共安全感的逐年提高,達到94.4%。

  最近,省委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出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民生建設要求。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任務中,創新社會管理、維護公共安全、加強司法保護、完善防控體系建設等工作都要在『平安龍江』建設的平臺上予以實施。就『平安龍江』建設如何適應新形勢、探索新途徑、創新新舉措,記者采訪了省綜治辦副主任石蘭波。

  石蘭波說,當前,深化『平安龍江』建設要立足當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緊緊圍繞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從解決影響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入手,為全省人民創造安居樂業的好環境。

  開展影響社會穩定問題的『大排查』、廣泛開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大調解』、集中開展治理社會治安問題的『大整治』、紮實開展推進防控體系建設的『大防控』。通過對社會矛盾糾紛、公共安全隱患、治安混亂地區及問題進行全面細致的大排查,及時發現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及時發現掌握治安問題多發、黑惡勢力滋生、犯罪分子藏身、『黃賭毒』現象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現實危害大的重點人群,及時發現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火災隱患等公共安全問題,嚴防各類案件、事故的發生。

  落實大調解、大整治、大防控措施,要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暢通、拓寬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全面實施社會穩定形勢分析研判、監測預警機制和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推進以人民調解為基礎,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信訪工作相互銜接的『四位一體』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針對社會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要集中力量進行整治,限期改變面貌。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依法嚴厲打擊盜竊、詐騙、搶劫、搶奪等多發性侵財犯罪,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非法傳銷等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打擊走私、打擊拐賣婦女兒童和禁毒、禁賭、禁娼等專項行動。適時組織開展學校、幼兒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及時有效解決影響學校、幼兒園安全問題。大力推進警務進村、進社區,進一步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控工作,努力壓縮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大力推進安全技術防范建設,推廣實施農村『平安互助網』、『多級聯防報警網』和多種形式的『小技防』措施。

  石蘭波說,深化『平安龍江』建設的關鍵是要大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發展,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從根本上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體制創新,探索『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的服務管理新模式。加強和改進對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公共衛生、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生產的監管,加大對違法建設、生產、經營和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查處力度。

  欲善其事,保障先行。石蘭波認為,深入開展『平安龍江』建設,重點要進一步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組織建設和領導責任制的落實,進一步發揮各級綜治領導部門牽頭組織協調的作用,整合力量,整合資源,健全制度,完善機制,配齊配強社區、村專職社工和綜治協理員,動員組織平安志願者投身到平安建設工作中來,形成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的合力,在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平安建設的同時,共享平安建設的成果。

  法律援助:為困難群體橕起『保護傘』

  《決定》援引

  加大司法執行力度,健全執行協調配合機制,完善困難群體法律援助制度,千方百計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正在靠近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據介紹,我省目前有法律援助中心147個,覆蓋了13個地市64個縣69個區。今後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進法律援助便民措施,覆蓋面不斷拓寬。


 

  加大對困難群體援助力度

  盲人安景林,家住哈爾濱市道裡區窯地頭道街,1992年因工傷下崗後,多年來原單位以效益不好為由,拖欠工資,安景林多次與單位交涉,只得到了8個月工資,全家生活非常困難。近日,安景林通過殘疾人法律服務熱線進行求助,得知這一情況後,道裡區法律援助中心及時給予援助,將原單位告上法庭,要求補發工資,並享受工傷待遇,經法院調解,單位給予安景林一次性工傷補償,並補發了工資。

  據省法律援助中心楊寶劍主任介紹,今年我省通過努力申請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這個項目撥給我省190萬元經費,我省首先加大對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力度,對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對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的,不再審查其經濟條件,為他們快速辦理法律援助。

  城際合作加快援助速度

  去年8月,一名叫張軍的哈爾濱老鄉將22名來自雞東、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地的農民工帶到太原市殷家堡村為個人建房,由於是老鄉,農民工們沒有與張軍簽訂勞動合同。在建房過程中,張軍給工人們付過兩個月的工資,再到發工資時,張軍以各種理由推脫,直到去年12月停工前,工人們沒有領到一分錢工資。

  楊寶劍說,我省重點加強農民工和其他外出務工人員法律援助的異地協作,保障我省人員外地打工的合法權益。今年我們把農民工作為重點援助對象,對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簡化程序,快速辦理,縮短審批時間。對因工致殘和索取勞動報酬的農民工案件優先接待、優先審查、優先辦理。對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法律援助的,不再審查經濟困難條件。對其他案件,在審查農民工的經濟狀況時,適度放寬審批條件,采取便民措施,簡化辦理程序,保障農民工獲得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全省加強與外埠法律援助機構的協作,將簽署協作公約不少於8個城市作為目標責任制考核的一項內容,大慶市已與外阜40個城市建立了農民工協作關系,目前我省簽約協作城市已達80餘個,異地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63件。

  今後我省將大力推進法律援助十項便民措施。(一)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二)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三)拓寬法律援助申請渠道。(四)做好法律援助接待諮詢工作。(五)簡化法律援助受理程序。(六)建立科學有效的法律援助機制。(七)建立受援人聯系告知制度。(八)選擇有利於受援助人的服務方式。(九)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十)主動接受受援人和社會監督。共享『平安龍江』建設成果

  《決定》援引

  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到2012年,全省平安市、縣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公眾公共安全感保持在90%以上。

  平安是金、平安是福。 『平安龍江』的成果為全省廣大人民群眾所共享,受到群眾極大的擁護,平安建設是順民心、合民願的民生工程。據國家統計局駐黑龍江調查總隊的調查顯示,群眾對平安建設活動感到滿意的達到98.4%,表示願意參與平安建設活動的達到78.6%,表示有公共安全感的逐年提高,達到94.4%。

  最近,省委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民生工作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出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民生建設要求。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任務中,創新社會管理、維護公共安全、加強司法保護、完善防控體系建設等工作都要在『平安龍江』建設的平臺上予以實施。就『平安龍江』建設如何適應新形勢、探索新途徑、創新新舉措,記者采訪了省綜治辦副主任石蘭波。

  石蘭波說,當前,深化『平安龍江』建設要立足當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緊緊圍繞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和公正廉潔執法,從解決影響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入手,為全省人民創造安居樂業的好環境。

  開展影響社會穩定問題的『大排查』、廣泛開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大調解』、集中開展治理社會治安問題的『大整治』、紮實開展推進防控體系建設的『大防控』。通過對社會矛盾糾紛、公共安全隱患、治安混亂地區及問題進行全面細致的大排查,及時發現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及時發現掌握治安問題多發、黑惡勢力滋生、犯罪分子藏身、『黃賭毒』現象突出的重點地區、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現實危害大的重點人群,及時發現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火災隱患等公共安全問題,嚴防各類案件、事故的發生。

  落實大調解、大整治、大防控措施,要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暢通、拓寬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全面實施社會穩定形勢分析研判、監測預警機制和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推進以人民調解為基礎,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信訪工作相互銜接的『四位一體』的社會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針對社會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要集中力量進行整治,限期改變面貌。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依法嚴厲打擊盜竊、詐騙、搶劫、搶奪等多發性侵財犯罪,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非法傳銷等經濟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深入開展『掃黃打非』、打擊走私、打擊拐賣婦女兒童和禁毒、禁賭、禁娼等專項行動。適時組織開展學校、幼兒園及周邊治安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及時有效解決影響學校、幼兒園安全問題。大力推進警務進村、進社區,進一步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防控工作,努力壓縮違法犯罪活動空間。大力推進安全技術防范建設,推廣實施農村『平安互助網』、『多級聯防報警網』和多種形式的『小技防』措施。


 

  石蘭波說,深化『平安龍江』建設的關鍵是要大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發展,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從根本上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推動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體制創新,探索『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的服務管理新模式。加強和改進對交通、消防、食品藥品、公共衛生、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生產的監管,加大對違法建設、生產、經營和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查處力度。

  欲善其事,保障先行。石蘭波認為,深入開展『平安龍江』建設,重點要進一步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組織建設和領導責任制的落實,進一步發揮各級綜治領導部門牽頭組織協調的作用,整合力量,整合資源,健全制度,完善機制,配齊配強社區、村專職社工和綜治協理員,動員組織平安志願者投身到平安建設工作中來,形成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的合力,在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平安建設的同時,共享平安建設的成果。

  法律援助:為困難群體橕起『保護傘』

  《決定》援引

  加大司法執行力度,健全執行協調配合機制,完善困難群體法律援助制度,千方百計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法律援助正在靠近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據介紹,我省目前有法律援助中心147個,覆蓋了13個地市64個縣69個區。今後在全省范圍內大力推進法律援助便民措施,覆蓋面不斷拓寬。

  加大對困難群體援助力度

  盲人安景林,家住哈爾濱市道裡區窯地頭道街,1992年因工傷下崗後,多年來原單位以效益不好為由,拖欠工資,安景林多次與單位交涉,只得到了8個月工資,全家生活非常困難。近日,安景林通過殘疾人法律服務熱線進行求助,得知這一情況後,道裡區法律援助中心及時給予援助,將原單位告上法庭,要求補發工資,並享受工傷待遇,經法院調解,單位給予安景林一次性工傷補償,並補發了工資。

  據省法律援助中心楊寶劍主任介紹,今年我省通過努力申請到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法律援助項目,這個項目撥給我省190萬元經費,我省首先加大對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力度,對請求給付贍養費、撫育費、扶養費的,對農民工請求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的,不再審查其經濟條件,為他們快速辦理法律援助。

  城際合作加快援助速度

  去年8月,一名叫張軍的哈爾濱老鄉將22名來自雞東、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地的農民工帶到太原市殷家堡村為個人建房,由於是老鄉,農民工們沒有與張軍簽訂勞動合同。在建房過程中,張軍給工人們付過兩個月的工資,再到發工資時,張軍以各種理由推脫,直到去年12月停工前,工人們沒有領到一分錢工資。

  楊寶劍說,我省重點加強農民工和其他外出務工人員法律援助的異地協作,保障我省人員外地打工的合法權益。今年我們把農民工作為重點援助對象,對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簡化程序,快速辦理,縮短審批時間。對因工致殘和索取勞動報酬的農民工案件優先接待、優先審查、優先辦理。對申請支付勞動報酬和工傷賠償法律援助的,不再審查經濟困難條件。對其他案件,在審查農民工的經濟狀況時,適度放寬審批條件,采取便民措施,簡化辦理程序,保障農民工獲得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全省加強與外埠法律援助機構的協作,將簽署協作公約不少於8個城市作為目標責任制考核的一項內容,大慶市已與外阜40個城市建立了農民工協作關系,目前我省簽約協作城市已達80餘個,異地辦理法律援助案件363件。

  今後我省將大力推進法律援助十項便民措施。(一)進一步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二)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三)拓寬法律援助申請渠道。(四)做好法律援助接待諮詢工作。(五)簡化法律援助受理程序。(六)建立科學有效的法律援助機制。(七)建立受援人聯系告知制度。(八)選擇有利於受援助人的服務方式。(九)提高法律援助服務質量。(十)主動接受受援人和社會監督。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