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木蘭縣一希望小學建不到10年要塌 56名孩子豬圈旁上課
2010-05-20 11:37:2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臨時教室裡三個學生擠用一張課桌。


教室牆上縱橫的大裂縫。

 黑龍江省木蘭縣吉興鄉永勝村希望小學。

  東北網5月20日訊 對於學校,每個孩子心中的藍圖幾乎都是相同的:窗明幾淨的教室、寬大的操場、美麗的校園……而在8歲的小宇心中,那樣美麗的校園只是一種奢望。眼下,他只希望教室的牆上沒有裂縫,老師有辦公的地方,學校沒有難聞的豬糞味兒……有這樣願望的不止小宇一人,黑龍江省木蘭縣吉興鄉永勝村希望小學的56名孩子都在盼望著,盼望著能有一個新學校。因為,早在去年夏天,他們的學校就成了D級危房,全校66名師生一直擠在一個豬圈旁邊的民房裡上課。

  A有校不能回56名孩子豬圈旁上課

  『學校要塌了』、『教室不能用了』、『牆上有大裂縫』……18日一大早,記者趕到永勝村希望小學租用的臨時校捨時,小宇正在參加期中考試,刺鼻的豬糞味兒順著打開的窗戶不斷往教室裡飄。當記者詢問為什麼不在原來的教室上課時,童真無邪的孩子們嚷成了一片。

  永勝村希望小學位於距縣城三四公裡處的101省道路邊。該校校長謝秋生對記者說:『我們是昨天(17日)纔搬回來的,之前一直在一個老師的家裡辦公,不太方便,只好搬回來了。』57歲的謝秋生在教育行業乾了38年,2002年被任命為永勝村希望小學校長。對於這所建成於1998年11月的希望小學,謝秋生表示只知道是北京律師協會捐建的,當時的情況並不清楚。

  記者看到,該校大門緊鎖,一排10間紅磚瓦房的教室牆體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開裂現象,有的裂縫有三四厘米寬,有的裂縫寬達六七厘米,教室的地面也出現了下沈,外牆與地面出現了一拳寬的大裂縫,教室裡一個學生也沒有。


  據謝秋生講,學校教室是在2008年下學期出現問題的。老師們先是發現牆體出現裂縫,不久後又發現牆體下沈了三四厘米。到了2009年夏天,裂縫加大了,下沈也愈加嚴重。隨後當地的教育主管部門將永勝村希望小學教室鑒定為『D級危房』,要求師生從學校撤離。

 

  根據我國關於危房鑒定的標准,房子的危險級別分為A、B、C、D4個級別。D級代表危險程度最高,說明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

  在這種情況下,謝秋生只好在距離學校百米的地方租用了兩間民房當作臨時學校,將學校現有4個年級56名學生轉移到那裡上課。臨時學校十分狹小,人數多的班級只好3個孩子擠在一張書桌上讀書寫字。更尷尬的是,校長謝秋生也不得不和其他9名教師一起擠在一個老師家裡辦公。

  臨時學校周圍的環境十分惡劣,教室的後面緊挨著兩排豬圈,孩子們每天就伴隨著陣陣豬糞味兒學習玩耍。四年級學生蔣彥宇和郭平一臉驕傲地告訴記者,他們還挑水衝刷過教室地面的雞屎呢!原來,四年級的教室之前被用來養雞,滿地的雞屎。搬進來之前,瘦弱的蔣彥宇和郭平就一桶桶地挑水衝刷地面上的雞屎,老師們則刷牆擦玻璃,徹底將教室打掃乾淨之後纔搬了進來。

  B公路邊建學校希望小學是『面子工程』?

  建成僅僅10年的學校怎麼成了危房了呢?紅磚大瓦房怎麼會如此脆弱?面對記者的疑問,校長謝秋生說,當學校成了危房後,他陸續了解到了一些情況。臨時學校旁的豬圈其實是希望小學原來的選址,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學校最終建在了101省道邊上。那裡過去是個黃土坑,土質十分松軟,村民們自家用黃土都去大坑裡挖,而希望小學,恰恰就建在了那裡。

  謝秋生的說法得到了村民們的證實。永勝村的十幾位村民都稱希望小學的校址過去是個大土坑,不適合建房。一趙姓村民介紹說,當時村裡建學校錢不夠,除了北京律師協會捐的18萬元以外,村裡又按每畝地收取18元的標准集資,全村6000多畝地,集了10萬塊錢。永勝村村會計證實了這個說法,他表示:建希望小學共計花費28萬元。由於建校款到位的晚,1998年9月纔開始動工,不久就上凍了,又是在大坑裡填土蓋房,所以工期很緊,11月份房子就蓋好了。

  村民霍殿甲當時是永勝村閆胡屯的屯長。按照他的說法,村裡原來有小學,地址就在臨時學校旁邊,也就是現在的豬圈。村裡的意見是在原址重建。而木蘭縣委縣政府不同意,要求把學校建在101省道邊,這條公路是進出木蘭縣城的必經之路。『為了好看,過往的人都能看見,這樣臉面多有光啊!』選完址後,當時的吉興鄉黨委書記徐昌榮組織了招投標,最後發標給了一姓張的人。霍殿甲氣憤地說:『這就是豆腐渣工程,坑人呢!』『舊的校址沒能建成學校,永勝村的村委會當時就把舊學校賣了,再後來,就被個人改建成了豬圈。』村民們說。

  臨時校捨的環境很差,令老師們唯一感到欣慰的就是上課不用擴音器了。謝秋生說,學校建在公路邊上,過往車輛發出的噪音非常大,嚴重影響了老師授課。夏天不管多熱,都不能開窗戶,老師們上課都得用擴音器。C教育局長說:


 

 

  『校捨10年開裂很正常』

  既然學校的地基不穩固,建在公路邊上又影響授課,那麼,當時是誰執意要在省道邊選址呢?難道真的是村民所說的『面子工程』嗎?

  18日下午,記者來到木蘭縣縣政府。木蘭縣教育局局長張樹臣說,永勝村希望小學現在確實已經是D級危房。提起當時的選址情況,張樹臣表示不了解,因為他是2000年纔到木蘭縣的。張樹臣同時表示:『過去蓋房子每平方米造價纔300多塊錢,加上當時建校的地質條件不好,房子開裂應該也算正常。』張樹臣說,教育局已決定出資重建一所希望小學。『我們要異地重建,復制一所新的希望小學,並掛上北京律師協會的牌子,還要立碑紀念。』張樹臣說,新的學校將佔地4000多平方米,建在村子裡。爭取今年9月份新學期開學,就讓學生們搬進新校捨。

  隨後,記者找到了當時任吉興鄉黨委書記的徐昌榮。按照村民們的說法,他是最了解當時情況的人。但記者得到了這樣的答復:『當時都是村(永勝村)裡負責的,我只負責陪北京律師協會來的客人。』而針對學校建成纔10年就出現教室牆體開裂的情況,徐昌榮表示,房子用了10年出現質量問題也算正常。

  當初選址問題說不清楚,建成10年的校捨就成D級危房,當地政府部門是否就此展開調查,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呢?木蘭縣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潘長海猶豫了一下回答說:『應該調查。』

  如今,一所建成僅10年,承載著愛心與希望的希望小學正在遭受隨時可能倒塌的厄運,她寂靜地佇立在公路邊上,似乎在向過往路人訴說著自己短暫而又淒涼的命運。記者手記

  別讓『面子工程』毀了孩子的希望

  采訪結束返哈途中,56個孩子可愛的面孔不停地浮現在我眼前。『我希望學校有個大操場可以跑步』、『我希望教室寬敞明亮』、『我希望一人一張書桌』……孩子們的願望不斷叩擊著我的心靈。

  木蘭縣的政府官員們認為,只要重新復制一個希望小學就可以了,可是,愛心可以復制嗎?希望可以復制嗎?愛心人士的捐款竟成就了一個『豆腐渣』工程,這叫他們情以何堪?當孩子們滿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卻只能在危房裡上課時,他們的希望又在哪裡?一所省道邊上的希望小學讓當地政府官員覺得臉上有光了,可背後的代價卻是老百姓的尊嚴和孩子們的希望!

責任編輯:侯巍